谢公离别处,风景每生愁的意思是


谢公离别处,风景每生愁的意思是

文章插图
如果没有永嘉(温州)的山水,大概就不会有谢灵运的山水诗,中国山水诗历史也将会是另一番书写 。
谢灵运出身显贵,小少秉赋聪颖,才华横溢 。其祖父谢玄在东晋淝水之战立下赫赫战功 , 母亲系王羲之外孫女,18岁就袭封了祖父爵号“康乐公”,食邑两千户 。他来永嘉任太守并非幸事 。那年 , 原东晋下级军官出身的刘裕逼迫司马德文“禅让”,成了南北朝时期刘宋王朝的开国皇帝 。宋文帝上台后,吸取前朝士族豪强挟主专横的教训,采取了抑制士族势力的强制措施 。谢灵运和他虽曾一起前朝共事 , 还当过他的太尉参军,可还是被他从“康乐公”降格为“康乐侯”,食邑也从二千户减为五百户 。恃才傲物的谢灵运,一直以为自己足可参与时政机要,但宋文帝对他却“唯以文义见接,每侍上宴,谈赏而已”,只把他当作装点门面的文学陪侍 。没过多久,便下旨令他离开京都建康(南京),外放永嘉了 。这年谢灵运37岁 。
谢公离别处,风景每生愁的意思是

文章插图
那时永嘉郡比现在的温州还大,相当于温州和丽水的大部分地区 。但交通闭塞 , 经济落后,仍属荒僻东夷之地 。一个世袭的官宦子弟,从繁华都城贬谪到这冷僻山区,并且是一降再降,内心的落差可想而知 。离别建康(南京)时,他情绪低落 , 亲友们都到码头送行,后来他将离别时的郁闷心情都写在了《邻里相送到方山》和《永初三年七月十六日之郡初发都》中 。出了京城,他先来到老家上虞东山,祖父谢玄在他四岁时就已去世安葬在这里,太叔公谢安在他出生的那年去世也归葬东山 。他祭完祖,告别乡亲 , 坐船沿浦阳江转到富春江,再走陆路,经义乌、东阳、缙云,然后再坐船从瓯江直下到永嘉 。一路风光无限,谢灵运的心情在山水中慢慢变得开朗、平和,写下了许多描述山水抒发情怀的山水诗 。
谢公离别处,风景每生愁的意思是

文章插图
永嘉虽地处蛮荒,但山钟灵秀,林毓幽美,草木蒙茸 , 风景优美 。用现代话说,就是由于尚未开发,到处都是一片原生态山水,致使谢灵运在永嘉任上,“既不得志,遂肆意遨游,遍历诸县,动经旬朔 。”他经常邀朋呼友,一起登临,一路走一路吟诗作赋 。他来到江心屿 , 这是瓯江中泥沙冲积而成的一个孤岛,相当于湖南湘江的桔子洲头 。游览后写下“乱流趋正绝,孤屿媚中川 。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诗句,深得后人激赏 。他登永嘉池上楼,写了《登池上楼》一诗,抒发自己远离都市亲人的孤独,空怀鸿鹄之志的惆怅和深深的思乡情怀 。诗中“池塘生春草 , 园柳变鸣禽”,工整精炼,清新自然 , 成了最为传诵的山水诗千古名句 。他纵情山水,逸兴飞遄,有时游得竟忘记了时间秉烛夜游 。他还喜爱登山,为了登山方便 , 还发明了“上山则去前齿,下山去其后齿”的“谢公屐” 。我忽然想,有着制鞋传统的温州人何不拿“谢公屐”做一旅游产品外销日本 , 说不定会受欢迎 。在永嘉任职期间,谢灵运足迹几乎遍布永嘉的山山水水 。
谢公离别处,风景每生愁的意思是

文章插图
正是这种看似对自己的消极认同,让他省却了官场上种种扰人烂事 , 融入在山水中,前所未有地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写下了具有开创意义的一系列山水诗 。他一生著作颇丰,据传有20卷之多,但大多遗失,留下的90多首诗中,三分之一以上是写永嘉或与永嘉有关的 。
谢公离别处,风景每生愁的意思是

文章插图
景平元年(423年) , 谢灵运称病提前离任 。走的那天,永嘉许多老百姓到北亭送行,谢灵运很为感动 。“贫者阙所赠,风寒护尔身 。”(《北亭与吏民别》)表达了他的感激之情 。他在永嘉任内除游历山水 , 还做了不少实事 。他重教化,兴郡学,做水利,鼓励农桑,亲自到白石去视察水利 , 见当地台风灾情严重,决定修长堤:“千顷带远堤,万里泻长汀 。”在《白石岩下径行田》诗中,充分表达了他关心百姓疾苦的心情:“小邑居易贫,灾年民无乍 。知浅惧不周,爱深忧在情 。莓蔷横海外,芜秽积颓龄,饥馑不可久 , 甘心务经营 。”他重视养蚕,曾带领老百姓种桑树,写下了《种桑》诗 。他还亲自到郡学授课 , 在《命学士讲学》诗中勉励学生们树立远大的抱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