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观察】
最近,“凡尔赛文学”在网上火了 , “凡尔赛文学”作品不断涌现,还上了热搜,微博、抖音、知乎、百度等平台上关于这个话题的讨论都有很高热度 。此前局限于圈层的“凡学”破圈而出,“凡尔赛研习小组”受到关注 , “凡尔赛文学”概念演化过程得到梳理,一些名人的“凡尔赛”言论也被挖掘出来 。一时间,形成了一种值得思考的网络文化现象 。
1.“凡尔赛文学”是什么梗
有人指出,“凡尔赛文学”概念受到了讲述法国凡尔赛宫贵族生活的日本漫画《凡尔赛玫瑰》的启发 。凡尔赛是法国的一个小镇,距巴黎十多公里 。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曾在那里建造了富丽堂皇的凡尔赛宫,使它成为奢华贵气的代名词 。
根据网友的总结,“凡尔赛文学”是“一种表演高级生活的精神”,但又不正面、直白地描述或展示生活之高端 , 而是用轻描淡写的语气和言辞 , 看似漫不经心地说某个话题或故意流露出某个细节,来展现自己高人一等的优越感 。所以,有人提出,“凡尔赛文学”是“用最低调的话,炫最高调的耀”;也有人把“凡尔赛文学”的内容概括为漫不经心地做作、故作困扰的炫耀、欲拒还迎的责怪 。还有人总结了“凡尔赛文学”的三大要素,即先抑后扬、明贬暗褒,自问自答,灵活运用第三人称视角 。
笔者认为,网上流行的“凡尔赛文学”应区分为两类 。一类是真心炫耀 。此类“凡尔赛文学”所表述的内容或许是真实的也或许是虚假的 , 但不论如何,创作者自我炫耀的心态是真的,这可称为炫耀的“凡尔赛文学” 。另一类则是借此调侃 。此类“凡尔赛文学”只是借用这种网络流行句式,完成某种话语修辞,并非为了炫耀,而只是为了营造场景、增强思想或情绪的表达效果,这不妨称为形式化了的“凡尔赛文学”或者作为文体的“凡尔赛文学” 。二者的区别类似于真实的街头叫卖与舞台上的《卖布头》,后者更具欣赏性 。
2.“凡尔赛文学”里的心理与修辞
【火遍全网的凡尔赛文学是什么梗 凡尔赛文学梗是谁带火的】区分两种“凡尔赛文学”,有助于我们更清晰地发现其文化和心理基础 。作为炫耀工具的“凡尔赛文学”,植根于人性深处的炫耀心理 。炫耀之心,古已有之 。《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载:“项王见秦宫室皆以烧残破 , 又心怀思欲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项羽富贵还乡的渴望,不但表现出炫耀之心 , 而且表明熟人社区是更好的炫耀对象 。这或许也为“凡尔赛文学”多现于朋友圈提供了佐证 。民间还流传着这样的笑话,某人家贫 , 吃不起肉,出门时用肉皮把嘴抹得油光锃亮 , 让人以为自己吃了肉 。如果说项羽尚属“实力炫耀”,肉皮抹嘴者则是“打肿脸充胖子”,用嘴上浅浅的油光来暗示腹中大有油水,这一细节很得“凡尔赛文学”之真谛,也说明“凡尔赛文学”有深刻的心理基础 。
作为文体的“凡尔赛文学”,实际上是一种修辞术 。通过运用诸如正话反说、翻转、对比、错位等各种手法,造成强烈的场景效果,带给人超越语言之外的感受 。网友说李白的“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是古人的“凡尔赛”,这当然是戏说 。但这种修辞技巧其实古已有之 。《世说新语》记载了谢安的故事 。淝水之战时,谢安正和人下棋 。一会儿战报送到,谢安看完 , 没有说话,继续下棋 。对弈者探问战局如何?谢安不动声色地答道:“小儿辈大破贼 。”在捷报面前,谢安的气度表露了真正的贵族气质 。如果我们脑补一下“小儿辈大破贼”这句话的场景效果,可以品味到其正体现了“凡尔赛文学”之修辞精髓 。
时下的文化热点大多离不开网络传播环境 。“凡尔赛文学”成为文化现象也与互联网的传播特性分不开 。当下 , 互联网成为信息传播的主渠道,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崛起,让人们时刻沉浸在网络语境之下 。网络不仅传播热点,而且制造热点 。网络平台不但决定我们“怎么看”,而且决定我们“看什么”;不但决定我们“说什么”,而且决定我们“怎么说” 。换言之,网络不仅促使人表达心理状态 , 而且帮助人完成表达的修辞 。同时,互联网强场景化、强互动性的特点 , 放大了情绪易于互相影响的特性,并使其传播更加便捷 。“凡尔赛文学”具有语义浓缩、形式固定、场景生动等特征,又反映社会心理心态,十分符合网络传播的需要 。
推荐阅读
- may代表的几月
- 藏红花的花期多长时间,藏红花有什么禁忌 藏红花有哪些禁忌
- 碳刷的作用
- 你的iphone可能在偷偷扣费!如何取消订阅内容
- 破案了!被《歌手》坑最惨的不是海来阿木,更不是那英,而是这位
- 何炅两度缺席《歌手》,不只为演了18年的话剧,更是为了成全他!
- 室内君子兰花的养殖方法 室内君子兰花的养殖方法介绍
- 券商护盘说明什么,主力在护盘时的目的和特征有哪些
- 描绘网恋的格言,qq名言名句大全霸气
- ai的音节词有哪些,ai的音节词组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