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岁片走过25年,冯小刚已交出接力棒( 三 )





1995年1月29日 , 北京凯宾斯基饭店 , 成龙在《红番区》中国内地首映式上为影迷签名 。 图/中新
冯氏贺岁片
1997年年初 , 高军和时任北京电影制片厂厂长韩三平、时任北京紫禁城影业公司总经理张和平等人一起吃饭 , 大家说起国产影片的不景气和进口大片的冲击 , 不由感慨 , 既然香港电影人能拍出自己的贺岁片 , 内地影人为什么不可以?他们\"密谋\"出一件大事 。
春节刚过 , 韩三平把导演冯小刚喊了来 , 说和他聊聊 。 那时 , 凭借《编辑部的故事》《北京人在纽约》 , 他已经在电视剧界有了一席之地 。 冯小刚在自传《我把青春献给你》中回忆 , 韩三平对他说 , 拍一部贺岁电影吧 , 而且是喜剧 。 那年夏天 , 冯小刚用王朔的小说《你不是一个俗人》改编好了剧本 , 《好梦献给你》《比火还热的心》《成全你陶冶我》……换了好几个名字 , 最终定为《甲方乙方》 。
这个讲述\"好梦一日游\"的小品碎片式的喜剧片 , 在韩三平让整个北影厂全部项目为这部电影让路的支持下 , 只花了46天便全片杀青 , 于1997年12月24日上映 。
石川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 虽然成龙的《红番区》曾经打开过一次春节影院的大门 , 但内地的贺岁档在一开始就把时间择定为元旦前 , 避开春节 , 因为人们仍然没有春节观影的习惯 。 这其中有个不可忽视的硬件因素 , 90年代 , 中国银幕数量还不足2000块 , 且集中在一二线城市 , 每逢过年 , 务工者回乡 , 压根没有电影院 , 在当时大城市老百姓的认知里 , 也觉得大过年的全家聚一起吃饭聊天最重要 , 哪会去电影院?
在下岗成为社会热门议题、电影也不景气的1998年 , 《甲方乙方》以王朔风格的幽默语言讲述了四个待业者一起帮助人们实现梦想的小故事 。 许是正好扣合了当时人们心中的念想 , 这部只投资了400万左右的“大荒诞、小喜剧”因一举夺得3600万票房而轰动一时 , 被称为内地第一部贺岁电影 。 接下来的十年 , 冯小刚共拍摄贺岁档影片6部 , 均为年度票房前三 , 《不见不散》《没完没了》《一声叹息》《大腕》……冯氏贺岁喜剧形成了自己的品牌 , 与冯小刚有约 , 成了不少人年末的期盼 。

“说冯小刚是开风气之先者一点都不为过 。 ”影评人梅雪风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 “那时候 , 拍摄完全以商业为基本诉求的著名导演非常少 。 如果要讲中国电影的工业化、市场化 , 冯小刚绝对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角色 , 甚至可以说是坐标系式的人物 。 ”
冯氏电影的喜剧表达 , 深受王朔影响 , 也正是王朔等作家 , 为他的电影提供了生活剧变之下的人物范本——玩世不恭、荒诞颓废、痞坏贫嘴却又内里良善 , 绝非恶徒 , 是随处可见的凡夫俗子 。 所以 , 在冯小刚早期的电影里 , 没有英雄 , 没有帝王将相 , 也没有风华绝代的面孔 , 有的全是市井和当下 , 扑腾的尽是此身此地的烟火气 。



1998年1月 , 北京一家电影院外的贺岁片《甲方乙方》海报 。 图/中新
在梅雪风看来 , 那个时代走红的周星驰、冯小刚以及王朔 , 都代表了一种解构 。 在这个层面上 , 也恰好与90年代的集体心理相投 。 “冯小刚的走红 , 实际上和周星驰大火所反映出的大众心理在内在逻辑上是一致的 , 只不过周星驰更草根 , 冯小刚因为把王朔当作精神导师 , 所以更具有文化自觉 , 虽然是娱乐电影 , 但仍然有一定的思考、品位和趣味 , 而不是简单直给 。 他对社会有批判 , 但又相对温和 , 不至于不留情面 。 ”
那时的冯小刚 , 几乎没有对手 。 在第25届大众电影百花奖颁奖典礼上 , 《大腕》获得最佳影片大奖 , 葛优是最佳男主角 。 2001年 , 《大腕》首映式上 , 冯小刚还意气风发 。 但一转过年 , 情况就变了 。 2002年 , 冯小刚缺席了贺岁档 , 张艺谋来了 , 带着投资空前的《英雄》 , 这部影片创下中国电影全球票房最高纪录1.77亿美元(约14亿元) , 在内地票房也达到了2.5亿元 , 这是中国影史上第一部票房过亿的电影 , 也是张艺谋转向商业大片的起点 。 《英雄》的出现悄然改写了中国贺岁档的一家独大和喜剧路线 , 之后中国导演便开始了在贺岁大片路上的狂飙 。 从2005年的《无极》到2006年的《满城尽带黄金甲》 , 国内最具影响力也被公认为“电影中坚”的第五代导演陈凯歌、张艺谋都走上了这条路 。

2002年开始 , 私营企业被允许参与电影投资 , 大笔资金涌入电影市场 , 让商业大片开始成为主流 。 在层出不穷的商业片带动下 , 看电影变成大多数人最主要的娱乐生活方式 , 贺岁档也俨然成长为一年一度的黄金档 , 所有片商都削尖了脑袋想挤进这个档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