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岁片走过25年,冯小刚已交出接力棒( 四 )


以温情机智的市井小民故事开创了“贺岁片”时代的冯小刚 , 也许是觉得自己的冯氏喜剧已经臻于化境 , 悄悄开始了改变 , 2003年的贺岁片《手机》就已初露端倪 。 影片在北京电影学院点映的时候 , 有人问冯小刚:“《手机》和以往的贺岁喜剧不太一样 , 结尾时较为沉重 , 这样的影片还是贺岁片吗?”那时候意气风发的冯小刚被称为“小钢炮” , 一言不合就怼同行怼记者怼观众 , 他回答:“很多人告诉我应该如何做 , 但是他们没资格教我 , 贺岁片就是我开始拍的 , 所以我不需要别人告诉我该怎么拍贺岁片 。 ”



2004年元旦 , 贺岁片《手机》上映仅10天票房就达3500万元人民币 。 图/中新
2004年的《天下无贼》无疑也是一部“另类” , 冯氏喜剧第一次出现了死去的主角 , 但不管怎么说还有喜剧包袱 , 2006年的《夜宴》和2007年的《集结号》彻底开启了冯氏贺岁片的转型之路 。 越来越涉足厚重题材 , 与张艺谋 , 陈凯歌等科班出身的人 , 恰好错向而行 。

梅雪风理解冯小刚的转变:“内地导演和香港导演不一样 , 香港导演可以把自己当成工匠和产品经理 , 但在内地的文化语境里 , 冯小刚一定不甘心仅仅被票房认可 , 他希望向层次更高的文化层面和电影史层面攀升 , 一个作者试图完成自我跃升 , 是无可厚非的 。 ”难得的是 , 冯小刚转型后更接近于自我表达的电影 , 仍然保留了商业属性 , 取得了票房成功 。
没钱的人想有钱 , 有钱的人想出名 , 出名的人还想载入青史 。 从题材到类型的转变 , 其实不仅仅是冯小刚个人的选择 , 同样也是贺岁档发展进程的印证 。 贺岁片 , 最终从喜剧片这一类型片丰富到了各种类型片 。
被分裂的贺岁档
人们已经记不清楚 , 到底从哪年开始 , 春节的电影院再不关门了 , 但即便是贺岁档已经蓬勃到成为兵家必争地的21世纪前十年 , 春节7天 , 也还是票房洼地 。 谁也没有想到 , 这个春节不进电影院的习惯 , 被好莱坞打破了 。
2009年12月中旬 , 本想在中国赶上贺岁档 , 同步北美上映的《阿凡达》因为种种原因被迫延期到了2010年1月4日 , 距离除夕还有10天 。 和平影都市场部经理丁荣至今都记得那场铺天盖地不可阻挡的观影狂潮 。 作为中国最早的IMAX影院 , 和平影都成了整个“长三角”地区观众的目标 。 “很多周边城市的影迷为了最佳观影效果专程大老远跑来 , 苏州、杭州、南通、无锡、常州……”丁荣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 一票难求的《阿凡达》热度一直持续 , 使春节的影院也挤满了人 , 排队的人们拿着现金 , 围着和平影都所在的“来福士广场”绕了三圈 , 和平影都一天的现金流甚至超过了银行 。



《阿凡达》海报



2010年1月10日早 , 许多观众在北京东五环外的中国电影博物馆排队等待进场观看影片《阿凡达》 。 图/中新
《阿凡达》以13.39亿元票房成为中国电影票房史上首个突破10亿元的电影 , 中国电影票房也从这一年迈入了百亿大关 。 又是敏锐的香港电影人看到了内地春节观影的巨大潜力 , 三年后 , 已经是“星爷”的周星驰避开内地大片扎堆的贺岁档 , 携《西游·降魔篇》瞄准了春节 , 该片选在大年初一上映 , 海报下方用红字清晰标明了“无敌贺岁”四个字 , 《西游·降魔篇》正式奠定了春节档的基调 , 12.46亿的票房不仅让“大年初一看电影”从此成为规定动作 , “贺岁”二字也渐渐从跨年元旦移向春节 。
这一年 , 冯小刚在短暂回归了冯氏喜剧、执导《非诚勿扰》一和二之后 , 拿出了比《集结号》还要沉重的《一九四二》 , 要重提一段被抹去的、沉痛的历史 , 他遭遇了从影以来的第一次惨败 。 同档期的《泰囧》以黑马之姿用12.7亿票房拿到了年度冠军 , 投资2亿的《一九四二》票房只有3.6亿 。 今天的豆瓣 , 经过漫长10年 , 已经给《一九四二》正名——高分8.2 , 但仍然可以看到大量来自2012年的1星、2星 , 当年的网友评论说:“整个就是从惨到很惨到非常惨的过程……冯小刚还是回去拍喜剧吧 。 ”

石川很欣赏冯小刚没有满足于冯氏喜剧的程式去探索更自我的表达 , 觉得《一九四二》是一部深刻的片子 , 如果说冯小刚有什么失误 , 那就是选错档期:“这部片子很不适合贺岁档‘年节消费’的氛围 , 说白了 , 老百姓觉得辛苦一年到年末了看这么一部片子 , 有点‘触霉头’ , 如果拿去国庆档甚至暑期档 , 可能票房都不至于这个样子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