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课文例子 铺垫、伏笔和悬念的区别( 二 )


3、环境铺垫
鲁迅的《孔乙己》,作者先是介绍了二十多年前咸丰酒店的布局,这就是社会环境的交代 。因为在那“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封建时代,孔乙己宁肯穷死,也不愿意脱下那象征着读书人身份的长衫,穷到活不下去走上偷窃的道路,还百般为读书人的偷窃作冠冕堂皇的狡辩 。
【悬念】
所谓“悬念”,就是通过对情节做悬而未决和结局难料的安排,以引起读者急欲知其结果的迫切期待心理的一种写作技巧,即读者、观众、听众对文艺作品中人物命运的遭遇 , 情节的发展变化所持的一种急切期待的心情 。
设置悬念就是安排一些情节,目的是把读者的胃口吊起来 , 造成一种情节的跌宕起伏 , 使读者的心随着故事的情节而起伏变化的效果 。它包括“设悬”和“释悬”两个方面 。前有“设悬”,后必有“释悬”(照应) 。
例如,《谁是最可爱的人》用标题设悬,《背影》用开头倒叙设悬,还有《祝福》《清兵卫葫芦》等 。
散文《背影》一文的开头一段叙述:“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这里的“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既开篇扣题又设置悬念-为什么最不能忘记,这个背影有什么非同寻常的意义呢?于是驱使读者集中注意力去探寻这一背影的意义 。还有《核舟记》一课开篇一句“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奇巧人到底奇巧在什么地方,有些什么高超的雕刻技巧手法呢?这些念想一下就会涌上读者心头,还是抓紧读完下文吧!
类似的还有《口技》一文的开篇:“京中有善口技者”等句例 。当然悬念的设置并不是一概放于文首,那些险象环生,池水兴波的好文章就得力于文中悬念的设置 。
设置悬念的具体方法常见有如下几种:
①以人物某一时刻的神态描写为悬念 。如《渡船》开篇写:“年轻的妈妈坐在船舷上,愁眉不展,眼睛里还噙着泪水,船一摇晃 , 泪珠便直滚下来 。在她的怀里,孩子沉沉地睡着 。孩子全身都裹在被子里,看不出什么样子,尽管这样 , 妈妈还是把他贴在胸口,生怕被江风吹着,被水花溅着 。”这是怎么回事呢?文章自然引起了读者的注意 。
②以人物某一时刻的言行心理描写为悬念 。如《三人行》开头便写:“‘一定要走到那棵小树跟前再休息!’指导员王吉文望着前面四五百米处一棵小树,又暗暗地下了一次决心 。??在王吉文看来,它似乎比实际距离要远一些 。”王吉文为什么“又暗暗地下了一次决心”?为什么望着只有四五百米,走起来却“似乎比实际距离要远一些”呢?这些心理描写既紧紧地抓住读者 , 也自然展开了情节,为后文埋下了伏笔 。
③以环境描写为悬念 。如《卖火柴的小女孩》落笔就交代:“天冷极了,下着雪 , 
又快黑了 。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 。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光着头赤着脚的小女孩在街上走着 。”这个小女孩是干什么的?天冷又下着雪,她为什么还光头赤脚?天快黑了,又是大年夜 , 她为什么不赶快回家?她的命运、结尾如何?文章一开头 , 就把人物放在这样一个典型环境中,于是便紧紧地扣住了读者的心弦,引起读者急切想知道事情底细的心理 。
④以记叙场面或一段情节为悬念 。如《草船借箭》一文中记叙了这样一个场面:周瑜施毒计,要诸葛亮10天造好10万枝箭;诸葛亮说只用3天,还立下了军令状 。诸葛亮不知对方是在陷害自己吗?只用3天能造好10万枝箭吗?诸葛亮又是怎样造箭的?这自然引起读者浓烈的兴趣 。
⑤以贯穿全文的一个事物为悬念 。如《小木船》这篇习作,开头就写:“每当我看见藏在抽屉里的那只精致的小木船 , 我就想起陈明来 。”这只小木船是怎么来的?为什么“我”要把它藏在抽屉里?为什么看见它就想起陈明来?全文以这只小木船为线索、悬念,层层展开,引人细读 。
【伏笔】
伏笔是指对作品中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作出提示或暗示,以求前后呼应 。其作用有助于全文达到结构严谨,情节发展合理的效果 。它为了前后照应,使读者在看到后面情节后恍然明白前面写一些看似闲笔的内容原来是为此服务的 。俄国作家契诃夫对伏笔的解说特别形象:“例如在前面写到客厅的墙上挂着一支猎枪,那么这支猎枪在最后一定要射出子弹 。”“墙上挂着一支猎枪”就是最后猎枪射出子弹的伏笔;而最后猎枪射出子弹,是对“墙上挂着一支猎枪”的照应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