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58岁:不再穿着唐装作揖拜年

【大山58岁:不再穿着唐装作揖拜年】大山58岁:不再穿着唐装作揖拜年

文章图片

大山58岁:不再穿着唐装作揖拜年

赶到排练场的时候 , 大山已经出了一身汗 , 每天中午 , 他从10.8公里外的家骑车出门 , 晚上八点半排练结束 , 再从排练场骑回去 。 “毕竟要上舞台呢 , 这不能太粗哇” , 大山摸摸自己的腰 。 58岁的年纪 , 他当然不再是30多年前站在元旦晚会上的瘦高小伙子了 , 金黄色的头发已经花白 , 但也并没有发福 , 可他还是坚持为了新工作减一减重 。
新工作是中文版话剧《肖申克的救赎》 , 他扮演银行家安迪在肖申克监狱的好友瑞德 , 也是故事的讲述者 。 一个蹲了大半辈子监狱的人 , 总该要消瘦一些才更可信 。 他的相声师父姜昆曾经写文章说 , 大山对待工作极尽刻苦、认真 。 今天 , 他似乎仍然如此 。
大山比约定的时间晚到了10分钟 , 一直解释 , 为什么出来迟了——他上午把自己背好的所有台词录了下来 , 好在骑车的时候听 , 既能更熟悉台词 , 也听听自己有没有什么问题 , 路上这40多分钟不能浪费 。 毕竟 , 中文说得好和能拿中文演话剧是两码事 。
他现在把全部时间和精力铺在话剧上 , 笑眯眯地憧憬 , 《肖申克的救赎》应该是自己明年最得意的一件作品 。
如今的大山 , 已经不再出现在晚会里 , 尽管那个身穿唐装或大褂作揖拜年的形象还深深刻在人们的脑海中 。 他心里很清楚 , 自己幸运地踩中了时代的步点 , 成为一个特别的文化交流符号 。 是符号也没关系 , 只是 , 他希望大家别老用旧的眼光看他 。

大山扮演话剧《肖申克的救赎》中肖申克的监狱好友瑞德 。 本文摄影/龙马社 海淀阑尾、蔡园
走进“肖申克”
“哗啦啦” , 监狱大门打开 , “新来的”到了“肖申克” 。 舞台上一溜站开 , 不管“老人”“新人”还是狱警、典狱长 , 一水儿西方面孔 。 他们一张口 , 能吓人一跳 , 都是地道的中文普通话 。 看排练前 , 以为大山肯定是演员里汉语最拔尖儿的 , 看完发现 , 他只是最拔尖儿的之一 。
“好几个人是在北京长大的 。 他们那中文 , 比我溜 。 ”大山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 排练场后方的墙壁上 , 贴着几个大字:“进了肖申克 , 必须说普通话?。。。闭馐堑佳菡殴?⒍运?醒菰钡囊??。
大山是第一个敲定的演员 。 一开始 , 他有点犹豫 , 一群外国人用中文演话剧 , 史无前例 , “该不会是变相的‘汉语桥’吧?”30多年前 , 他出名的1989年 , 中国的国门打开还不久 , 洋人能把中文说利索 , 还会说“盖了帽儿了” , 那简直就是新闻 。 “今天不能再演那样的节目了 , 时代变了 , 我也变了 , 不能现在上了台还是给大家来段绕口令啊 。 ”后来听说导演是张国立 , 又是龙马社的项目 , 还是经典的戏 , 他放了心 。
从1982年小说问世 , “肖申克”的故事已经被反复演绎了40年 , 这部在绝境中寻找希望的作品无疑是普世的 。 故事发生在美国俄亥俄州 , 一群西方面孔也很合理 , 剩下的 , 就是台词是否本土化和演员能否准确传达感情的问题 。
如何塑造瑞德 , 大山提出了不少意见 , 作为故事的讲述者 , 他的旁白充满文学性 , 可是当瑞德到了故事里 , 是不是还这样文绉绉地说话?“他毕竟是个监狱里的囚徒 , 不是文人 , 进入戏里的时候 , 和旁白的感觉不能一样 , 虽然是一个人 , 需要不同的处理 。 ”对于细节 , 他和导演张国立抠了很久 , 细到是不是偶尔可以带脏字 , 某句话能不能加“他妈的” 。
大量旁白极考验朗诵水平 , 凑巧的是 , 大山在之前两年意外地做了准备 。 2020年 , 疫情把所有人关在了加拿大的家里 , 不能去线下演出 , 大山琢磨着居家能干点什么 。 那时 , 短视频平台正在兴起 , 他观摩了一阵海外博主们的内容 。 分享生活他接受不了 , “起床 , 吃早饭 , 做个咖啡都要拍 , 不行不行 , 我没那么强的分享欲 。 ”和他一样的跨国婚姻的内容他也看过 , 觉得挺纳闷 , 怎么两口子都一起生活好几年甚至半辈子了 , 讲的文化差异还跟第一天认识似的?他没有这样的段子 , 也不想暴露家人的生活 。 评论国际局势、时事政治更不是他的专业 , 相比输出观点 , 他还是愿意精心准备好一个节目 , 表演给观众 , 让观众评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