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58岁:不再穿着唐装作揖拜年( 三 )


在中国出名后 , 他的家人、同学觉得这事挺新鲜 , 但也都说蛮合理 , 因为他在大学简直就是中国迷 。 汉语本来是选修课 , 二年级时 , 大山把它改成主修 , 四处寻找中国留学生练习 , 很快 , 他就成了东亚系有名的高才生 , 毕业那年 , 获得了去北京大学交换学习的机会和全额奖学金 。
接下来的故事 , 也许不能仅仅概括为中国出了一个西方笑星 , 而是更像一个文化交流现象 。 年龄渐长后 , 大山仔细思索过这个问题的答案:自己到底为什么会一炮而红?他觉得 , 大概是因为刚好踩在了时代变幻的浪尖上 。 “我出现在大家面前的时候 , 中国刚刚从一个封闭的时代走出来不久 , 打开大门 , 走向世界 , 世界也在走近中国 , 人们崇尚外来先进知识、技能和文化的同时 , 也有担心——我们自己的文化、语言在世界上是什么地位?世界欢不欢迎我?世界是不是也想向我们学点东西?”这是一种微妙的矛盾心理 , 在他看来 , 中国一方面飞速发展 , 一方面又带着数千年文明历史 , 必然会出现这种矛盾 , 而且 , 在很多事情上都矛盾 , 一个外国人如果想要了解中国的事 , 得先学会接受矛盾 。
“这个时候 , 有这么一个来自西方先进世界的洋小伙子到了我们国家 , 不仅仅是学习语言 , 学的还是传统文化 , 那这个人的出现 , 说安慰可能太夸张了 , 但是对于那种矛盾的心理 , 当然是找到了一种平衡 。 ”
想通了这些问题之后 , 他感觉豁然开朗 , 因为自己的事业不仅仅在喜剧 , 而是在整个文化交流 。 既然是文化交流符号 , 那么在一些重要晚会尤其春晚上的作用就很明显了 , 尽管不是第一个登上春晚的老外 , 但从1998年开始 , 大山四次参加春晚 , 成为春晚出现最多的老外 , 在这样特殊的场合 , 大山承认也不会有什么特别大的发挥 , 就让大家高兴、喜庆 , 抱拳吼一嗓子:“过——年——好!”


话剧 《肖申克的救赎》的排演现场 。
相声和脱口秀
“为什么今天让我上台跟大家开个场呢?可能是觉得这场演出缺一点正能量的东西……这是我的主要责任啊 。 ”今年2月 , 在多伦多一场脱口秀演出上 , 大山作为暖场嘉宾 , 一出场 , 就先拿自己这个最标签化的一面开涮自嘲 , 引起观众一阵欢呼 。
2011年他与孔子学院的留学生一起在春晚表演了群口相声《四海之内皆兄弟》之后 , 就渐渐淡出了电视观众的视线 。 等到2015年大山再次亮相 , 却抛开了他所熟悉的相声表演 , 带着脱口秀《大山侃大山》举办个人专场 。
那时候 , 脱口秀刚刚在中国萌芽 , 很多人认为脱口秀就是单口相声 。 其实 , 它们有本质区别 , 单口相声更多是在表演 , 内容也是相对固定的桥段 , 讲究传承 , 而脱口秀相当随意 , 讲述的是个人生活经历和对这个世界的独特见解 。
在从相声转到脱口秀的大山眼里 , 这两种艺术几乎可以说是中西方喜剧文化差异的缩影——相声有贯口等语言技巧表演 , 在一些传统节目中 , 观众要品评演员的技巧呈现 , 西方喜剧无论形式还是内容 , 似乎都没有这么高的门槛 。 对相声而言 , 传统内容很重要 , 观众会以艺术欣赏的眼光看其表演是否正宗 , 脱口秀关注的是当下 , 几乎没人表演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前的传统段子 。
大山很喜欢相声 , 但是一段时间以后 , 他就清晰地看到了瓶颈 。 凡是他参加演出的相声 , 几乎形成一个固定模式——权威的老师带着外国学生 , 要传授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 , 结果说着说着 , 就发现这个老师其实一知半解 , 还不如学生 。 错位是一种经典的喜剧设计 , 可是一旦这种设计无法让观众感到意外和惊喜 , 就不再好笑 。
大山回忆说:“后来连台词都有点形成套路 , 总是‘大山 , 我来考考你 , 这你会吗?’ , 我就吹牛‘张口就来啊’ 。 ‘这小子有点傲了啊 , 我得考考他 。 ’考来考去 , 最后无外乎一句‘嘿 , 他可真行啊’ 。 这套路玩了好多年 , 越来越跳不出观众的想象 , 我做不到出乎意料了 。 ”
一个“老外” , 在中国传统相声里 , 很难扮演别的角色 。 他有创作的冲动 , 但相声的“铺平垫稳”极其严谨 , 题材也有限制 , 他承认 , 写原创相声的坎儿 , 一直没迈过去 。 但分享个人经历的脱口秀就容易得多 , 也自由得多 。 他开始创作脱口秀段子 , 在渥太华、多伦多等城市的小剧场里演出 , 效果相当好 , 观众主要是90后 , 和他的孩子同龄 , 他的喜剧已经至少服务了两代人 。 当然 , 他的表演依旧用中文 , 演给华人观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