爨文化起源于哪里

在很多人眼中 , 山西方言“土”,不好听 。其实,山西方言不“土”,它只是很“古” 。古老得就连山西人都颇觉诧异:自己嘴边常说的那些词语,咋就这么日怪呢!
这些古怪的词汇 , 其实都是可以刨到根儿的,都是极古老的文言词、以及上古语音在山西方言中的遗存 。

爨文化起源于哪里

文章插图
山西地形就是两山夹一沟
【爨文化起源于哪里】方言是挂在人们口头的语言形式,口耳相传,代代相袭,对古音起到了一定的凝固作用 。如果某个地区的人口历史上没有太大的流动,那么,这个地区的方言就是存古的 。
山西地处黄土高原,外有黄河 , 内有太行,素称表里山河,独特的地理环境使得居住在这里的人们流动较少 。千百年来,山西的人口历来是输出的多、外来的很少,所以山西方言保留了很多古代语言成分,被称为语言演变史上的“活化石” 。
山西方言之所以弥足珍贵,不仅在于它保留了众多的古声、古字,还在于它承载着太多历史文化信息,使得山西人说起话来,“土”得优雅,“古”得有韵味 。
爨文化起源于哪里

文章插图
爨火做饭
比如,在我的家乡山西省平定县,人们在烧火炕,或者生火做饭的时候 , 经常会说“爨火” “爨柴”,就是往炉膛里添加柴火,使火不熄灭 。
这个“爨火” “爨柴” , 就是两千多年前的古声、古字 。
如东晋葛洪《抱朴子·明本》:“豺狼众而走兽剧于林,爨火猛而小鲜糜于鼎也 。”
又如,元代贡师泰《赤城》诗云:“瓠壶悬谷种,土锉爨柴根 。”
直到今天 , “爨火” “爨柴”这些词语,还时常挂在乡人的嘴边,只是很少有人知道怎么写,便用同音字“传”来代替 。
爨文化起源于哪里

文章插图
爨柴
但是 , 这个字在云南广大地区,却广为人所熟知 , 就是因为历史上在这里曾经出现过兴盛一时的爨氏家族、以及由此扩大形成的爨民族和爨文化 。
那么,这个笔画繁杂的“爨”字到底什么意思呢?它的背后又有哪些逸闻趣事呢?
“爨”字什么意思
“爨”字别看笔画多,但不是繁体字,它在小篆中就是这么写的,一直到今天也没有太大变化 。
爨 , 读作cuàn(音同“窜”),共三十画 , 写起来有些费劲儿,一不小心就会缺胳膊少腿儿的 。但你要是记住一个口诀,保管写得既对又快 。
爨文化起源于哪里

文章插图
爨,读作cuàn(音同“窜”)
这个口诀是:“興字头,林字腰 , 大字下面架火烧 。”这里说的“興”字,是“兴”的繁体字 。
有意思的是,这个字在古代,也有一个 “口诀” ,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就说:“臼象持甑,冂为灶口,廾推林内火 。”
这段写于1900多年前的话,今天读起来可能有些不顺口,再加上一些字词现在基本不用了,弄不清到底说了个啥意思 。
《说文》这段话,简单来说,就是“臼”表示两只手,中间的“同”表示甑 。这就是今天说的“興字头”,其字形像是双手持甑 。甑 , 读作zèng(音同“赠”),是古代的蒸食用具,跟今天我们蒸馒头用的蒸锅有点像 。
爨文化起源于哪里

文章插图
“爨”字的演变及会意方法
冂,读作jiōng(音同“炅”),这个字现在极少用,在古代汉语中是城外、郊外、野外的意思 。《说文》中引用这个字,仅取其“形”,表示灶口,与其字义没什么关系 。
廾,读作gǒng(音同“拱”),意思是两手捧物,今作“拱” 。
内 , 这里读作nà(音义同“纳”) , 放进去的意思 。
“廾”推“林”(即柴)向灶口内烧火,这和今天说的“林字腰,大字下面架火烧”差不多 。
念完口诀,“爨”字的会意方法就很清楚了,其本义就是烧火做饭 。
在古文献中,“爨”字普遍使用的是本义 。
爨文化起源于哪里

文章插图
“爨”字会意方法
比如《左传·宣公十五年》:“敝邑易子而食,析骸以爨 。”是说把子女交换着杀了吃掉,把尸骨拆开来烧着做饭 。极言被围日久、柴尽粮绝的困境,亦以形容战乱或灾荒时期百姓的悲惨生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