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大模型混战“真相”:投资人看得多投得少,20家公司仅获60亿元融资( 二 )


从事创投FA业务的42章经创始人曲凯透露 , 目前几乎所有的美元基金都在看AI , 有些人民币基金也感兴趣 。“很多机构看得很积极 , 但最后会出手的并不多 , 大概会有五六十家 。”
出门问问工程副总裁&首席科学家李维也能感受到 , 投资界实际非常关注和看中大模型 , 但也很审慎 。“毕竟这是一个投入大 , 但商业模式目前并不清晰的新技术方向 。”
天使投资人、人工智能资深专家郭涛对搜狐科技分析称 , 越来越多的投资机构已意识到AI大模型面临投资金额大、回报周期长、成功率较低、行业竞争激烈、监管日益趋严等问题 , 因而出手趋于谨慎 , 目前观望气氛比较浓厚 。
同时 , 郭涛认为 , 目前值得投资的AI大模型企业并不多 , 多数创业公司在技术、数据和生态层面几乎不具有显著优势 , 多数是以小成本试错的态度去尝试 , 很难获得投资机构的青睐 。
此外 , 很多被看好的明星公司估值太贵 , 典型如光年之外 , 短短三个月估值从2亿美元冲到10亿美元 , 很多机构望而却步 。这家公司的结局也颇为唏嘘 , 王兴的美团以超20亿元出手“救”下兄弟和投资者 , 王慧文因病提前退场 。
延续互联网投资偏好 , 退热后开始拼落地
在AI大模型具体的投资方向上 , 投资机构几乎延续了互联网投资时代的偏好 , 应用层最受青睐 。程浩称 , 远望资本就主要投中间件和应用层的公司 。
曲凯透露的数据显示 , 今年拿到钱的AI项目中 , 做模型的有10%-20% , 做infra/中间层的有20%-30% , 做应用层的则有60%-70% 。如果不算拿到钱的项目 , 做应用的项目可能达到95% 。
从底层infra(如芯片、框架等基础设施) , 到模型层、中间件 , 再到各种应用 , AI大模型产业也形成类似芯片产业的倒金字塔结构 。在底层依赖国外开源技术且难以突破的情况下 , 国内创业公司大多押注应用层 , 成本高的模型层也仅是少数公司的游戏 。
李维认为 , 创业公司主要做基础大模型和大模型下游应用 , 都去做基础大模型既不现实 , 也没必要 。“因此很多初创公司倾向做垂直场景应用 , 以API调用或OEM私有化部署的方式 , 借力大模型供应方的大模型服务 , 聚焦数据和应用的创新研发 , 这会是比较清晰的方向 。”
不过 , 这波大模型热潮似乎已开始趋冷 , 常引用的例证是ChatGPT流量见顶 。据第三方网站SimilarWeb数据 , 今年6月ChatGPT的网站与移动客户端的全球流量环比下降9.7% , 系去年底以来首次下滑 , 访客在网站上花费的时间也下降8.5% 。此外 , 微软Bing、Character.AI等网站流量在6月也出现不同程度下滑 。
“最近一两个月市场渐冷 , 原因是最近大模型的质变在减少 , 新出来的创业者和能讲的新故事都比年初少了一些 。但每个赛道和热点都是有起有伏 , 这很正常 。”曲凯表示 。
他认为 , AI大模型下一个阶段要拼实际的落地 , 下一波热点大概要在两三个月后 , 大量上半年拿到钱的项目 , 需要几个月才能完成产品上线 , 那时可以再看是否能出现更多更好的killer App , 也可以看下谁到时会是应用层的带头大哥 。
实际上 , 目前大厂也在拼大模型落地和商业应用 。华为近日在发布盘古3.0时就表示 , 希望用其来帮助各行各业 , 而非专注在语音大模型层面 。“我们忙着做事 , 没有时间作诗 。”
郭涛认为 , 虽然AI大模型有所降温 , 但整体来看还将会持续一年左右的时间 , 而关注点将逐步从底层技术层面过渡到垂直应用层面 。
小冰CE0李笛则判断 , 现在的大模型同质化严重 , 市面上根本用不了这么多大模型 , 2024年应该就会退热 , 发现谁在岸上谁在裸泳 。
通用模型没机会?垂直赛道同质化严重
对创业者来说 , 如何在入场前想好方向极其关键 。朱啸虎表示 , ChatGPT对创业公司很不友好 , 未来两三年内要放弃融资幻想 。傅盛就此互怼 , 称“我们的投资人无知者无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