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数据库国产替代走到哪了?


2023,数据库国产替代走到哪了?

文章插图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产业家,作者 | 思杭,编辑 | 皮爷
2023,数据库格局正在变化,愈演愈烈 。
如果说哪个环节是如今国产替代的最火热环节,那数据库无疑是最多人选择的答案,甚至是之一 。
2018年10月,张家港农商银行的企业客户信息系统(ECIF)数据库被顺利替换为腾讯分布式数据库TDSQL,这是国内第一家进行核心系统迁移的银行机构 。而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各个国有大行都开启了核心系统迁移的路程,其中数据库是重中之重 。
“现阶段数据库的替换开始从国有大行向农商行等区域银行开始迁移,整体投入非常大 。”一位互联网大厂金融负责人告诉产业家 。
如果说芯片上的卡脖子,中国的企业需要几代人来填补 。那么在数据库这些软件测,中国的国产数据库厂商正在奋起直追,不论是今年阿里云和腾讯云数据库的先后打榜,再或者是之前达梦、星环科技的上市,以及华为云数据库最近公布的软硬一体协同,都在昭示着中国的国产数据库正在尽全力完成对固有“IOE”的替换 。
如今,战场不仅银行,参战者也不仅单独的一家 。对中国的国产数据库而言,机会和挑战都在加速涌来 。
2023,国产数据库迁移潮
据2022年9月国资委79号文件,截止到2027年“2+8+N”党政与八大行业完成100%国产替代,替换范围涵盖芯片、基础软件、操作系统、中间件等领域 。然而,目前这些行业的国产渗透率只有10% 。
在所有行业中,金融是国产化进程最快的行业 。从2022年到2023年的数据中就可以看出这一趋势 。
据墨天轮不完全统计,2022年国产数据库行业共收到51次中标喜讯 。其中,金额最大的是中兴通讯、OceanBase、亚信AntDB、万里数据库4家联合中标中国移动1.45888亿元超级大单 。单家中标金额最大的是阿里云,其中标广东移动2022-2023年主备式自主可控 OLTP 数据库,金额达到了967.28 万 。
2023,数据库国产替代走到哪了?

文章插图
从采购单位性质分析,46%的采购单位集中在金融领域,其次是政府,占比达18% 。这一趋势也延续到了2023年 。
根据公开数据,2023年1月-5月国产数据库共中标15次,中标最多的行业是金融业,其中银行的数据库国产替代进程步伐更快,并且几乎都是核心业务数据库的替换 。
2023,数据库国产替代走到哪了?

文章插图
从替换成果来看,2023年云原生数据库和湖仓一体数据库的趋势已经开始显现 。
在国内政策和国际环境的双重作用下,国产数据库百花齐放,起步较早的国产数据库厂商在稳定性和性能上已经可以与国际大厂同台竞技 。这些国产数据库在金融、政府、能源等重要行业已经得到多次验证 。
实际上,在所有国产数据库中,每家数据库所具有的特性各不相同 。不同行业对数据库的要求也都不同 。综合多方报告来看,OceanBase是目前国内企业使用频次最高的国产数据库,排名第二的是达梦 。而其中在各个行业这个指标也是有所不同,比如银行未来最多计划使用的是华为云GaussDB,而互联网行业最多未来计划使用的国产数据库是阿里云的PolarDB 。
目前看来,Oracle、MySQL和微软等海外数据库在国内部署占比依旧是最高的 。
此外,一个最真实的问题是,目前国产数据库与国外数据库的是否还有差距? 。
首先,在数据层面,有三点考量因素,数据一致性、数据安全性和代码安全性,这也是最重要的考量因素 。尤其在金融和政府等行业,数据安全永远排在第一位 。
数据一致性是指交易发生的同时性 。比如A给B转账50元,A账户上减少50元的同时,B账户上也要增加50元 。这种因素对于银行和券商极为重要 。
总体来看,相较于国外数据库,国内数据库在数据层面的表现欠佳 。Oracle、MySQL和微软的SQL Server都有极强的数据一致性和安全性 。而国内数据库除了部分厂商表现与国外数据库相当,其平均水平与国外仍有一段差距 。
但值得一提的是,国外数据库在代码安全性上表现并不好,整体弱于国内数据库 。其中,阿里的OceanBase、南大通用的Gbase8a和华为云的GaussDB这这方面有不错的参数表现 。
第二,在功能层面,包括兼容与迁移能力、事务处理能力和大数据实时处理能力 。在这一点上,国内外数据库表现相当 。在此之中,厂商最担心的因素是兼容性 。因为更换了数据库后,向下需要担心服务器、芯片和操作系统的适配性,向上还要考虑OA、ERP等应用系统的兼容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