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虚火旺吃什么药(阴虚火旺怎么办?)

阴虚火旺吃什么药(阴虚火旺该怎么办?)
这几天很多人都在问我,最近老是生气怎么办?仔细问诊,有的人嗓子疼,有的人偏头痛,有的人眼睛有麦粒肿 。上火的症状真的很复杂多样 。
为什么春天最容易上火?
因为阳气生于春季,人体的气血也随之而生,冬季储存在五脏六腑的内热逐渐散发,体内的内热增多 。
春季,肝木当令,肝气增长,肝火旺盛,肝肾同源,肝火旺盛,带动肾火狂动 。
中医有句话叫“冬不藏精,春得热病”,意思是冬天阴气积聚过少,容易导致春天出现热病 。
现代人工作学习压力大,生活作息不规律,经常熬夜,嗜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食阴气,导致阴虚 。
所以春季上火的症状多为虚火引起的炎症,是体内阴阳平衡被打破的原因 。
肾为先天,藏精,分两部分,一部分是肾阳,一部分是肾阴 。
肾脏对身体起到滋润和降温的作用 。如果身体出现肾阴虚,全身就会阴液不足 。比如锅里的水少了,整个锅就沸腾了,虚火就不会不受控制,产生阴虚火旺的一系列症状 。
就是中医说的“浅水养不了龙,龙火从位上跑” 。
肾火又称“龙火”,本应藏在肾阴中温暖脏腑,但肾阴不足时,龙火藏不起来,即作乱 。如果肝火再上火,两种火交织融合成“龙雷火”,足以燎原 。
虚火不是清热就能解决的 。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滋补肾阴,引火下行 。
你用什么处方?
清代大医陈师铎有一个著名的引火降逆方子,叫“引火汤”,又称“浮山引火汤” 。
出自陈士铎《辨证论治录》的阴火汤,原是治疗咽喉肿痛的方剂,但因其功能强大,被后人用于治疗肾阴不足引起的炎症 。
引火汤由熟地黄、巴戟天、茯苓、麦冬和五味子组成 。
这个药方有什么神奇之处?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
地黄由地黄的根制成,也称“地髓”,顾名思义,地髓为大地之精 。地黄的根系特别发达,向下生长很深,所以药效可以向下渗透,所以作用于肾脏 。
地黄深吸大地之精,颜色黑,汁液浓稠,封闭作用很强,有助于藏精,即养肾阴 。
熟地黄量大,直达肾阴,阴气足了,虚火就上不去了 。引火汤依靠大量熟地黄持续补肾养阴,引火下行 。
麦冬是百合科麦冬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为传统中药 。中医认为,麦冬味甘,微苦,性微寒 。归胃、肺、心经,有滋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之功效 。
《神农本草》将麦冬列为滋阴润肺的上品,说其“久养轻身,不老不饿” 。《从医参西录》中记载:“能入胃滋养胃液,开胃进食,又能入脾助脾散肺中精气,平喘止咳 。”
五味子收敛肺气,有五味,但以酸味最为抢眼 。其性虽温,但温润 。能入肺,敛肺气,止咳平喘,入肾,滋肾,固下焦,入心益心气酸,敛津液 。故有敛肺滋肾、生津止汗、涩精止泻、宁心安神之功效 。
麦冬味甘、苦,清肺胃热,五味子涩胃酸,降浮火,养肾阴 。
茯苓药性温和,既能祛湿,又不伤脾胃 。健脾、渗湿、排浊,因为肾阴这些药有些油腻,容易湿热,所以需要茯苓这种无色无味、淡而无味的药来中和 。茯苓会湿脾止泻,有利于脾胃对药性的吸收,还能排除排便中的虚火 。
巴戟天具有温肾壮阳的作用 。巴戟天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质地软、温、干 。既能滋补肾阳,又能滋补肾阴,还能填精补髓 。因其甘润,温而不燥,既益元阳,又补阴水 。
正所谓“善养阴者,必在阳中求阴,则阴升则泉不竭” 。
所以加一些补阴的药物,可以助阳养阴 。
为什么用巴戟天引火而不用附子和肉桂?
陈士铎在他的《辨证录》中是这样解释的:“若加巴戟天之温,则水火相融,水降,火不得不从 。多加茯苓,水火共济,安于肾宫,则琴瑟相和 。为什么要用肉桂和热药?
(桂、傅)虽然说暂时引火烧身,但毕竟以后要消耗水 。所以用海巴戟代替归、府,又能引火补水,所以肾不存在燥的危险 。"
这时候肾阴虚,虚火旺,就像锅里的开水,沸腾的热气,加上附子、肉桂等辛辣之品,无疑是火上浇油 。
巴戟天性温,虽为温肾壮阳之药,但味辛味甘,属于温阳之软剂 。有滋阴益精之效,其火不烈而持久 。
火汤最适合什么样的人?
1.通常肾阴虚,腰膝酸软,潮热,口干口渴,舌红暗,津液少,脉细 。
2.阴虚火旺,牙龈肿痛,口腔溃疡,干咳,眼干,偏头痛,心烦,失眠等症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