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荷叶是无限绿的(荷花不同于红色)
800多年前的一天,南宋爱国诗人杨万里起得很早,因为他要去送别朋友 。
他想送的朋友是林子芳 。林子芳考上进士后,担任朝廷内阁秘书,负责起草给皇帝的诏书 。
时任秘书、下级主管、太子的杨万里是林子芳的上级、好友 。他们经常聚在一起谈论抗金救国的思想,他们还一起讨论诗歌和文学 。因为志趣相投,他们视对方为知己 。
后来林子芳被调离皇帝身边,去福建工作,在那里的职位是知福州 。林子芳出发时,杨万里亲自去送行 。
出西湖月犹未全,荷花摇曳柳间 。
红界是凉国,南山是北山 。
杨万里和林子芳离开西湖的时候,天上还挂着一轮残月 。他们穿过荷花池,沿着杨柳依依的小路走着 。在满是红花、清凉的世界里,他们走过南山,再绕过北山 。
当我们到达北山时,天刚亮 。灿烂的阳光照耀在荷塘和荷花上 。它是如此美丽和华丽 。
一路上,林子芳心情很好 。他并没有因为离开而感到任何难过,因为他觉得自己要当福建主官了,可谓仕途升迁 。这很令人满意 。
然而,他的好朋友杨万里却不这么认为 。他觉得杭州(临安)毕竟是南宋的政治中心 。只有留在这里,他才能继续得到皇帝的宠爱,才有机会仕途亨通 。

所以杨万里不支持林子芳去福建 。他希望林子芳能留下来,继续在临安发展 。于是杨万里写了一首诗来最后挽留林子芳:
是西湖六月的景色,和其他季节真的不一样 。
荷叶在第二天是不会变绿的,荷花在阳光下显得特别鲜红 。
杨万里语重心长地对林子芳说:“小林,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这句话不无道理 。毕竟这是皇帝的脚 。看西湖美丽的荷花风景 。去了福建,一年左右都回不来 。这种天籁之美只能出现在你的梦里 。"
杨万里的回答是林子芳短暂的沉默 。
杨万里语重心长地说:“小林,这人往高处走,水却往低处流 。你这次去福建,看似成了有权有势的官员,实际上却远离了京城的权力中心 。你想想,离开京城容易,回来就难了!”
面对杨万里的真诚挽留,林子芳终于开口了:“谢谢哥哥的好意 。很难违抗君主的命令 。我相信有一天我会回到北京 。等等我 。再见!”
《送别净慈寺临淄坊》是一首主题鲜明的送别诗,但在解读过程中,有人将其简单理解为一幅山水画 。

从诗的字面意思来看,杨万里确实是在描写西湖六月荷花盛开的壮丽景象,并没有流露出送别的意思 。但在了解了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后,我们就能更准确地把握这首诗的情感和意蕴 。
自古以来,描写西湖荷花的诗词汗牛充栋,如苏轼的:“荷花开在夜深人静,芳香扑鼻”;比如宋祁的:“莫道令君醉,分明知采莲声”;比如王彦的:“处士隐居,莲花落西湖十里”,等等 。
在西湖的众多荷花诗中,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寄于林中》最为脍炙人口,传诵甚广 。因为它不仅画面感很强,而且诗的基调很阳光,苍劲硬朗 。
好像写的是西湖的雄伟,荷塘的辽阔 。其实表现的是天地之美,朝代之盛,是那么的耀眼和辉煌 。因为耀眼,所以震撼;因为它的辉煌,所以令人向往 。
在人们的固定印象中,南宋似乎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不值一提的朝代 。因为它的统治者软弱无能,没有收复失地的决心,这个王朝羞辱了每一个爱国的人 。

但在1138年,南宋迁都杭州后,南宋的经济、科技、对外贸易都相当发达,当时的杭州一度是繁华的代名词 。
青山楼外,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使游人醉,使杭州汴州 。
林升的这首诗,本意是讽刺和鞭挞南宋统治者纵情歌舞,漠视朝政的昏庸和腐朽,但从另一个侧面,却恰恰反映了南宋都城杭州的繁华 。
杨万里的诗,写的就是此时的杭州西湖 。天子之都人口稠密;六月盛夏,景色美不胜收 。
杭州,西湖,值得每一个有梦想的人留下来,于是杨万里写诗劝林子芳,但林子芳不愿违抗皇帝的命令,他相信自己是一块可以到处发光的金子,于是潇洒地叫了一声“我们挥手告别,我的马嘶鸣连连” 。
林子芳虽去,杨万里的这首诗却成了绝唱 。它在人们心中永远留下了美丽的杭州和迷人的西湖 。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