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2012年 , 在内娱某音乐选秀节目上 , 导师杨坤向江湖后辈们亮出了一个充满魅力的数字——32 。
因为32可以帮助一名默默无闻的新人歌手成为杨坤老师的得意“门徒” , 那离新人憧憬的“名动天下”就不远了 。
除了“32”这个神奇数字 , 华语乐坛还有一些比较厉害的数字 , 比如动力火车贡献出的“2”、小虎队贡献出的“3”、温拿五虎贡献出的“5”、太极乐队贡献出的“7”等 。
但最有魅力的乐坛数字 , 或许就是“4”了 , 从香港四大天王衍生出香港“三王一后”、香港四大天后、台湾四大天王、台湾四小天王、台湾四小天后、台湾新世纪四大天王、上华“二王二后”等说法 , 其核心就是一个“4”字 。
曾看到张学友的一个访问 , 主持人问他如何看待四大天王这个称呼 。
张学友笑了笑说 , 香港媒体就喜欢造势 , 之前宣传什么“三大家族” , 现在又在乐坛搞“四大天王” , 香港这么大一点的市场 , 不搞些“噱头” , 怎么引起关注 , 其实我们四人只是歌手而已 , 什么天王不天王的 。
华语乐坛喜欢将一个时代的优秀歌手定义为“天王”、“天后” , 至于什么时候开始流行这样的说法 , 确实无法追溯到准确的时间 。
但华语乐坛先后“制造”了那么多天王天后 , 最著名的是香港四大天王 , 这个是大多数歌迷都认可的 。
记得2017年 , 久未露面的黎明参加内娱的一档节目 , 当他揭面的那一刻 , 巫启贤、陶晶莹、陈嘉桦等艺人纷纷起立致敬 , 这就是天王的牌面 。
华语乐坛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港乐辉煌于四大天王但也“毁”于四大天王 。
已故知名演员吴孟达在1991年电影《五亿探长雷洛传2父子情仇》中对着郭富城有着一段这样的台词:世事往往像硬币一样 , 一面人头一面字 , 你不能只看一面 , 凡事哪有谁是全对谁是全错的?
今天 , 以“硬币的两面”来看待时代里的香港四大天王 。
反面:四大天王的出现 , 加速了前辈们的退出 , 排挤了同辈的发展 , 打压了新人的成长 , 导致港乐后继无人 , 终至光速坠落 。
比如前辈们的退出 , 这样的例子确实不少 , 许冠杰、徐小凤、罗文、林子祥等大字辈歌手纷纷在90年代前中期或退休或淡出 。
只是 , 上面这些前辈 , 在80年代“二王一后”时代就已经逐渐不能站在“舞台中心” , 哪里是四大天王的原因呢 。
再如民间版的“三王一后” , 谭咏麟在1988年初就宣布不再拿奖 , 媒体不再过多关注一位“佛系”天王却也正常 。
张国荣在1990年初直接退出港乐远赴加拿大 , 让媒体如何宣传?
梅艳芳在1989年“千夕之争”后效仿谭咏麟不再拿奖 , 也是主动退出 。
陈百强在80年代后期就已跟不上“二王一后”的步伐 , 后因为情所伤无心创作 , 这非外力所为 。
再如挤压同辈的生存空间 。
80年代末、90年代初 , 许多港乐歌手因为找不到更好的定位空间 , 纷纷赴台湾市场发展 , 留守港乐的歌手被四大天王压得喘不过气 。
如林忆莲、杜德伟、吕方、温兆伦这样的赴台同辈 , 他们去往台湾是在四大天王未确立之前 , 因为“二王一后”、叶倩文、陈慧娴等歌手的“挤压” , 还有草蜢乐队、郭富城等在台湾市场的成功 。
如留守港乐的李克勤、黄凯芹、许志安等 , 他们或顶着“谭咏麟接班人”的帽子 , 或在四大确立后被称“第五天王” , 未入四大天王的“仙班” , 是因为“4”这个数字的限制 , 也是因为综合实力、市场价值等因素的制约 , 非四位天王的刻意打压 。
比较特殊的是香港长大、台湾出道成名又返港发展的歌手王杰 , 他在接受采访中表示 , 港乐曾为了打压他发展 , 推出了四大天王这样的“牛鬼蛇神”来对抗他 。
王杰曾有一个比刘德华、黎明、郭富城更高的起点 , 但因为性格与形象原因 , 他在香港的发展没有得到行业的力挺 , 反而刘黎郭等人因为帅气阳刚的形象与媒体的顺势力推迅速超越了王杰 , 这非一人之过 , 有其客观原因 。
后如阻碍新人的成长 。
推荐阅读
- 郭麒麟|《赘婿》主演郭麒麟:在日本打工母亲胡中会是我放不下的亲人
- 世间有她|《世间有她》:是在2022年上映的一部电影,故事内容特别感人
- 千牛客服电话怎么转人工-千牛聊天工具右上角的电话标志是什么功能?
- 嘴歪是什么病的前兆(发现轻微面瘫怎么自救)
- 分期付款是什么意思(24期免息为什么还要付全款)
- 爽肤水是什么(用了爽肤水还用水乳吗)
- 什么是云(云产品的概念)
- 鲁班发明了什么东西(世界上第一把锯子是谁发明的)
- doc是什么意思(docx是什么意思)
- cdr是什么软件(ai新手入门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