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解读止于至善的含义 止于至善的含义是什么

《礼记·大学》开篇有这样一句话,“大学之道,在于明明德,亲(新)民,至善 。”这句话应该是大多数没有真正读过《大学》但上过大学的人都听过的 。
而“止于至善”,现在也被收入今天的成语词典,解释为“处于最完美的状态” 。
这种解释由来已久,但其实很有问题 。
正确的解释其实很简单,告诉我们应该“以善为本” 。
但一直被误解 。
在善与恶之间做一个根本性的选择 。
“止于至善”只是建议我们在生活中要明确“确立向善的目标”、“择善而从”、“择善而固执”,这样才能有意识地从反过来“改恶” 。由此,我们可以对自己的人生目标做出最基本的伦理选择 。
这是“止于至善”的代名词
我们不妨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下 。
何谓“大学之道”? 所谓“大学之道”,探索的是一切知识、技能、学科所共有的根本之道 。换个说法吧,不妨也叫“大成之道”,是立身安身的根本原则 。
与“小学”相比,“大学”指的是特定的学科、知识或技能 。有点类似于我们今天所说的“通识学”和“专学”的区分 。
各种“小学”的成绩自然有相似之处,对这种相似的认知就是所谓的“大学” 。
何谓“明明德”与“新民”?我们对“止于至善”的误会何在? 相传在《大学》第一章中,孔子的得意门生曾子记录了孔子所说的话,而在后面的章节中,曾子从自己的内心出发,引经据典,阐述了对这一章的深刻理解 。
那么,什么是“大学之道”?开头指出三个要点:1)明明德2)新民3)止于至善 。
孟子的这句话是对“明明德”最好的诠释
所谓“明明德”,前面是动词“明”,后面是形容词“明” 。前者“明”的意思是“知道、明白”,后者“明”的意思是“明” 。孔孟(荀子有些不同意见)认为人性本善,所以道德本性光明磊落,却被后天蒙蔽 。正因为如此,才需要被重新认识,所以每个人都需要“明明德” 。
“亲民”应该是误认为“新人” 。所谓“新民”,就是革新人民 。一个人在能够“显德”,懂得不断革新自己之后,就应该起来成为领袖,成为所谓的圣人,做一些“革新人民”,改变社会的事情 。
所以“止于至善”自然指的是追求完美,指的是《易经》所说的“为善人,自强不息”的精神,是对至善至美理想的无止境的追求 。我不是说“处于完美的状态”,因为不可能,也不可能 。
对“止于至善”的解释,即便是方家,历来也难免误会! 所以我们一直对“止于至善”的“止”有一些误解 。例如:
郑玄注:“停,你还在家里 。”孔英达书:“止于至善,谈大学之道,止于至善 。”朱对说:“如果你停下来,就一定意味着是而不是动 。要善,则物理所当然 。”鲁迅《刚集黄花节杂感》:“革命无止境 。如果世界上真的有以完美告终的东西,那么这个世界也会同时变成某种冻结的东西 。”
我感觉郑玄、孔、朱、鲁迅对“完满收场”的理解略有偏差,不明确,不痛快 。
《大学》第四章原文就是解释“止于至善”的,本身就是最权威的阐释 其实《大学》第四章原文已经阐述了曾子个人对孔子教育的认识,他对“止于至善”的体验和理解大概是最忠实的 。原文是通过阐发对《诗经》诗句的理解而展开的:
《诗》云:“邦畿千里,维民所止 。”《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 。” 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 《诗》云:“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诗》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 。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瑟兮僴兮,赫兮喧兮 。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 。“如琢如磨”者,自修也 。“瑟兮僴兮”者,恂栗也 。“赫兮喧兮”者,威仪也 。“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诗》云:“於戏,前王不忘!”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以上四节的后两节以“周文王”为例,描述了一个“臻于完美”的人格形象,简要概括为修身养性的过程类似于“攻玉”,是“如学如渴,如磨如刃” 。
以上四节的前两节指出,“邦吉”无论有多大,本质上都是人居住的地方(“停”),就像一只“黄鸟”住在一个“山角” 。正因如此,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个追求的栖息地 。善治的“纽带”是物质的,“至善”也是“止”,但却是精神的 。周文王的“止”落在做事的“夺、惜、尊”(持、和、尊)三德上,形成了“牧牧”的风格 。这就是所谓的“木木文王,止于纪京 !”这里“于”的意思是“于”,而“于吉Xi京””的意思是“于吉Xi京京安京” 。曾子接着解释说,君子应该追求仁;一个大臣应该追求忠诚和尊重;子女要追求孝顺;一个父亲应该追求爱情;在城邦社会与人交往,要追求诚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