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是什么意思(玻璃的名词解释)

人类使用玻璃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4000年前 。如今,玻璃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如果有人问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玻璃是固体还是液体?相信很多人会不假思索的说出答案:“当然,玻璃是实心的”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我们先不要妄下结论,因为这个问题其实并不简单 。

“玻璃是液体”的说法由来已久,它源于人们在观察一些古代建筑时发现的一个奇怪现象——这些建筑的玻璃窗底部比顶部厚,于是有人推测玻璃其实是一种非常粘稠的液体,而这些玻璃窗底部比顶部厚的原因是液体在重力作用下流向底部 。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观点仍存在较大争议,正反方都拿不出令人信服的证据 。但是,总的来说,大多数人还是认为玻璃在“短短的几个世纪”内应该不会发生明显的变形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断定玻璃是固体,因为玻璃确实具有一些液体的特性 。
众所周知,液态水结冰后变成固体 。从宏观上看,液态水在冻结前是可流动的,冻结后是刚性的,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从微观的角度来看,在冷冻之前,它的水分子是杂乱的,没有牢固地结合在一起,但是冷冻之后,水分子的排列变得牢固有序,每个原子都形成了规则的晶格结构,所以我们可以很容易地

然而,这一招用在玻璃上就没那么有效了 。虽然在我们眼中,玻璃也具有固体的特征,但从微观的角度来看,这是不同的 。研究人员通过高倍显微镜观察玻璃后发现,即使在类似固体的状态下,玻璃的原子结构也是杂乱无章的,混乱程度几乎和液体一样,而这种原子结构也意味着玻璃可以流动,但流动速度极其缓慢 。

我们可以看到玻璃兼有固体和液体的一些特性,这让我们很难界定玻璃是固体还是液体 。我们可以将其定义为“无定形固体”、“高粘度液体”或另一种“既非固体也非液体”的物质状态 。
那么问题就来了,玻璃为什么就这么奇怪呢?著名的《科学》杂志在创刊125周年之际,公布了125个“最具挑战性的科学问题”,其中“玻璃态物质的本质是什么”排在第47位,可见这个问题其实相当不简单 。
在过去的几天里,科学家们一直试图找出这是怎么回事 。目前,2008年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似乎能够对此给出更好的解释 。研究表明,当熔融材料冷却时,它会形成一种特殊的原子结构,这种结构阻止了晶格结构的形成 。

这个项目的研究人员布里斯托大学的帕迪·罗亚尔(Paddy Royall)认为,形成玻璃的熔融物质的粘度会随着温度的降低而迅速增加,这将导致熔融物质中的原子没有时间形成规则的晶格结构,而只能形成特殊的二十面体结构,从而无法成为真正的固体 。简单来说,就是这些原子被“囚禁”了 。
值得一提的是,固体和液体有时候真的很难区分 。例如,沥青是液体,但这种物质的粘度很高,看起来像固体 。为了验证这一现象,昆士兰大学的物理学家托马斯·帕内尔(Thomas Parnell)曾经设计了一个著名的“沥青滴落实验” 。

其实实验很简单,就是把沥青放进一个漏斗里,然后观察它的流动 。然而,由于沥青流动的速度慢得可怕,从1927年开始实验以来,实验中的沥青只下降了9次,而这9次都没有被人目睹 。目前该实验仍在进行中,被称为“人类科学史上最长的实验” 。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吧 。欢迎加入我们 。下次见 。
【玻璃是什么意思(玻璃的名词解释)】(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