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是什么意思(甭管是什么意思)


问:第4页《莫胡在遥远的月夜》中的“胡”字是错别字吗?
答:不是 , 这个“莫乎”按照今天的语言使用规范是错别字 , 但在鲁迅写“社戏”的时代 , 规范没有今天这么严格 , 所以写“莫乎”是有可能的 。
我们今天编教材 , 一般都改成今天的标准用法 , 也就是“模糊” 。但是 , 鲁迅的情况比较特殊 。按照惯例 , 鲁迅和毛泽东同志写的文章一般不变 , 只在注释中注明“现在写” 。但“莫虎”这个词在这本教材八年级上册的“藤野先生”一课中已经出现过 , 这里就不加了 。
问:第16页安塞腰鼓中的“红豆角老南瓜”是否加了“角”字?
答:不是 , 安塞腰鼓最早发表于1986年10月3日的《人民日报》 , 原文是《红豆角》 。
本文作者刘成章先生是陕西延安人 。安塞腰鼓讲的是陕北的民俗 , “红豆角”是带有陕北方言特色的表达 , 就是最后一个字重叠 。第二课第一单元《回到延安》一文中有一些类似的表述 , 比如“小羊小羊”“根根根” 。
问:《单元提示》第27页说“本单元课文都是说明事情的说明文” , 但《雁归》是一篇散文 。应该如何应对?
答:插图和散文属于不同的分类维度 , 在具体文本中执行时可能会有重叠 。《雁归》包含了对事物的解释的成分 , 但也具有很强的抒情性、优美的语言和散文的特点 , 在教学中可以兼顾 。《苏州园林》八年级上册 , 其实有散文的特点 。
问:《自然之语》第28页的预习部分引用了农民的谚语“清明节忙种麦” , 但在全国很多地方 , 小麦在清明节长高了 。教材有问题吗?
答:农业谚语有地域差异 。这是东北一个农民的谚语 。教材用了以后 , 有山东、安徽、河南的老师打电话来说不符合当地实际 。谚语具有很强的地域特色 , 在教学中可以用地理知识进行解释 , 以开阔学生的视野 。引导学生思考:这句农业谚语与一些地区的实际情况不符 。不就是受本文提到的“纬度因素”影响吗?
问:《自然之语》第30页讲到决定物候到来的四个因素时 , 第二个是“经度的差异” , 但整段其实讲的是“陆地和海洋的差异” 。作者有没有搞错?
答:我们认为作者这样做是有原因的 。
首先 , 从地理位置上看 , 中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 , 太平洋西岸 。大部分地区受季风影响 , 由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弱 。沿海和内陆的差别可以大致等于经度的差别 。当然 , 严格来说应该是“东南-西北” , 更符合季风的走向 。但是因为这里的具体例子 , 讨论的是同纬度的北京和大连 , 济南和烟台 , 相当于排斥 。
而且第一个因素是纬度因素 , 第二个因素表示为经度因素 , 更符合一般的认知和阅读习惯 。
问:在第43-46页,《时间足迹》的第5-21段是否偏离中心?
答:文章《时间的足迹》意在解释岩石是如何记录时间的 。第5段由“岩石如何记录时间”引起 。第6-21段都在说明这个问题 , 其中第6-21段讲的是地质现象 , 即岩石的侵蚀、崩解、搬运、沉积、重生的过程 。因为岩石会经历这个过程 , 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岩石是一层层沉积下来的 。所以这部分并没有偏离文章的写作目的 。
问:在54-57页,《桃花源记》是游记吗?
答:不是 , 有人认为《桃花源记》是一部渔夫视角的游记 , 理应是游记的“变种”(如本教材第五单元《一滴水路过丽江》);但问题是 , 柳宗元的《永州八记》这种游记的“正当体”还没有出现 , 把它当作游记是不符合文体发展的实际情况的 。
其实《桃花源记》和《小石塘记》不是一回事 。虽然两者都有“叙述、描写”的意思 , 但更接近于《海十州记》(东方朔旧题)、《西京杂记》(刘欣、葛鸿基旧题)、《搜神记》(旧题)
问:《小石塘记》第58页“石底卷”的“卷”注音以前是群 , 这本教材没有注音 。我应该读什么?
【讲是什么意思(甭管是什么意思)】答:你应该读君 , 以前人教版的课标教材中 , “把石头滚到底下”的注音是群 , 解释为“弯” 。
在这个写作过程中 , 经过反复讨论 , 认为读《群》不妥 。读群是“弯”的意思 , 形容词;但《涓迪什一处》的“涓”字 , 从语法和意义上来说 , 应该是动词 , 所以这里我们读君 , 意思是“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