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春晚创新正当时……

春晚|春晚创新正当时……

文章图片

春晚|春晚创新正当时……

文章图片


原创 王禹

最近 , 由于春节临近 , 所以刊发春晚的稿子逐渐多了起来 。 走过40年的春晚 , 从83年的横空出世 , 成为街头巷尾的热议对象 , 到如今虽有期待 , 但却充满着看与不看的各种矛盾 。 想来 , 不仅是观众 , 对于创作者而言 , 也是难以言表的痛苦 。
如今的春晚 , 走到了一个路口 , 准确来讲 , 是进入到新的创作瓶颈 。 如何创新?创新点在哪儿?成为每名春晚导演苦苦思索的话题 。

说起来 , 春晚真的不好看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 那么好看为什么怨言众多?究其原因 , 是当代观众的审美水平提高太快 , 而节目的迭代速度跟不上观众的审美标准的变化 , 所以总是让人有隔靴搔痒之感 。
当然 ,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 , 那就是同质化的春节联欢晚会太多 , 而形式上又大同小异 , 导致每年春晚争夺频道越来越激烈 。 而观众则是每每看到的几十档晚会犹如一个晚会 , 虽然舞台越来越宏大 , 场景越来越宏伟 , 演艺人员越来越多 , 但呈现方式上则高度一致 , 甚至有观众评价称“内容的吸引力都不如春晚抢红包” 。
爱也好 , 恨也罢 , 春晚还要继续办 , 为什么?因为春晚这种仪式感经过四十年的发展和积累 , 已经深深地植入到百姓心中 , 其重要作用已经远远超过一台晚会的功能 , 而是一种既有温情又有回忆 , 既有激情瞬间又有奋斗抒怀的重要载体 , 每年春晚都会诞生让百姓久怀心间的温暖时刻 , 久久不能忘怀 。
其实 , 无论是总台还是卫视春晚 , 其创新动作一直不断 , 单就技术创新而言 , 更是一日千里 , 从戏台式舞台发展至今进入到机械化和梦幻式场景 , 从LED大屏幕到4K、5G、VR、AR、AI等多方面的技术创新 , 再至飞屏技术、机器牛、AI+VR裸眼3D等 , 无不让观众感受到巨大的视听震撼 。

而在内容创新方面 , 每个春晚导演组更是殚精竭虑 , 语言类节目通过不同的观察角度展现出千姿百态的生活样貌 , 歌舞类节目通过美轮美奂的场景设置 , 全面展现人们的真情实感和时代中国的奋进之路 。
伴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 , 从“竖屏看春晚”到“跨屏”直播心样态 , 构建起从来没有过的“春晚矩阵” , 让观众随时随地、任何时间都可以看到精彩的春晚节目 。
如此的创新力度 , 观众仍然有认知上的误区 。 比如 , 技术上的创新对于观众而言 , 很多新技术投射在荧屏 , 也许就是一瞬间的精彩或是感知并不强烈 。 而内容上的创新则又受到各种制约 , 不可能一蹴而就 。
认识很多春晚导演 , 每每谈及此话题 , 总是摇头苦笑 , 并坦言 , 何尝不知观众的审美疲劳 , 但是创新之难 , 并不是难在技术创新 , 也不是难在内容创新 , 而是难在谁敢在这个举国瞩目的文艺创作中进行思变 , 毕竟能让导演“思过达半年之久”的1985年春晚仍然历历在目 。
且不谈总台春晚作为全国的标杆性节目 , 每次内容创新都会引发各种议论 。 而在卫视春晚的层面上 , 是否可以进行一些形式上的创新和变化 , 是值得斟酌和探讨的 。
很多卫视春晚节目组也和我抱怨 , 每年都经费紧张 , 无法邀请到更多大牌明星加盟 , 降低了晚会的关注度和影响力 。 我一直在想 , 晚会的明星效应固然重要 , 但是并不代表全部 , 形式上的创新和改变也许更为重要 , 否则无法解释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的悄然走红 。
比如 , 1983年至1986年左右的央视春晚 , 为什么过了四十年仍然让观众念念不忘 。 一个重要原因是 , 节目形式上尽量保持轻松愉快 , 同时包括马季、姜昆、王景愚、刘晓庆、方舒、黄阿原、姜黎黎等演艺人员成为晚会串场主持人 , 虽然从现在的眼光来看 , 并不专业且出现讲话卡壳等问题 , 但不能忽视的是 , 就是这种平视的视角 , 让观众感受到一种温暖和自然 。

反观现在的各级春晚 , 很多观众曾经留言称“每当听到主持人激情澎湃的喊道‘亲爱的观众朋友们 , 春节好!’时 , 我就感到一种不自然 , 一种压力 , 甚至觉得是一种‘秀’” 。
所以 , 卫视春晚如果说改变 , 是否可以先从取消播音腔开始 。 晚会不同于其他场合 , 主持人最重要的是串场功能 , 如果能够与观众像老朋友一样的聊天、问候以及播报节目 , 整台晚会就会更加灵动和富有亲切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