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163 求学求职求爱、要钱要名要脸,你有1/3的时光活在谎言中!

求职|163 求学求职求爱、要钱要名要脸,你有1/3的时光活在谎言中!

文章图片

求职|163 求学求职求爱、要钱要名要脸,你有1/3的时光活在谎言中!

文章图片





\t很久很久以前 , 有对双胞胎 , 一个叫谎言 , 一个叫真实 。 有天 , 哥俩在河边洗澡 。 谎言先洗好 , 穿了真实的衣服离开了 , 而真实却不肯穿谎言的衣服 , 只好赤身裸体上岸回来 , 结果遭到了人们的耻笑 。
\t从此 , 穿着真实衣服的谎言 , 大行其道 , 生生不息 。
\t谎言有恶意、善意和无意之分 , 恶意和善意谎言带着明显的欺骗故意 , 而无意谎言却是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浑然不觉 。 美国密歇根大学教授、心理学家罗杰·图朗若认为 , 人们起码有三分之一的时间生活在谎言中 , 有时被人骗、有时是自欺 , 有些出于故意 , 大部分出于下意识的无意 。
\t人们为什么如此容易陷入甚至喜欢谎言呢?主要原因是压力山大和无知偏见 。
\t压力 , 是谎言的催产士 。 压力多种多样五花八门 , 求学求职求爱求婚、要钱要官要名要脸 , 求而不能、要而不得 , 奸滑人、乖巧汉、软弱者、善心人 , 其实就是大多数人 , 就常常用谎言作为突破口和避风港 。
\t有些谎言 , 是在为难的压力之下突口而出 。 你可能会经常遇到甚至随意制造如下这种小谎言:
\t我刚刚收到你的短信 。 其实你早就看到了 , 只是懒得回 。
\t我很爱喝咖啡 。 其实你只爱星巴克咖啡 。
\t我马上就回来 。 其实你一直没动 , 真希望那位不在家 。
\t我没听到闹钟 。 其实闹钟已经响过五次了 , 是你随手关了 。
\t抱歉 , 我晚上很忙 。 其实你是忙着与网友约会 。
\t都是他干的好事 。 其实你也干过 。
\t我替你留了最好的 。 其实最好的你先拿了 。
\t我有点累 。 其实是你很烦他了 。
\t帅哥!美女!其实哥子很LOW、妹子好丑!
\t有些谎言 , 是在情急的压力之下喷涌而出 。 比如 , 若有亲人生病 , 情急之下 , 朋友要向你借钱 , 他要是这样说:“哥子 , 我妈病了 , 借我一万元吧 , 我保证一个月后如数奉还!”你就要考虑这钱可能借不得;反之 , 他要是这样说:“大哥 , 我妈病了 , 你借一万给我 , 利息别太高 , 比银行高一倍行不行?”你可以比较放心借钱给他 。
【求职|163 求学求职求爱、要钱要名要脸,你有1/3的时光活在谎言中!】\t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有依据的 。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有三位经济学家 , 专门研究了借款人还款的可能性 。 他们把两类不同借款人的关键用语进行统计研究 , 发现在借钱时 , 若用了“上帝、亲人、理由、感激”这些想取信于人的词语 , 赖帐拖欠的概率很高 。 非常具有讽刺意味的是 , 如此迷信上帝的美国人 , 老赖的最大标志是:“上帝啊 , 请你帮帮我!”这种人拖欠债务的可能性比不提上帝的人高2.2倍!反之 , 若用“利率、期限、工资、学历”等这些平实客观的词语 , 还款的可能性就很高 。
\t这说明:承诺越坚决肯定 , 兑现的可能性越小;语言越激情动人 , 行骗的可能性越大;解释越复杂曲折 , 实行的可能性越少 。 孔子早就说过:“巧言令色鲜于仁 。 ”
\t有些谎言 , 是在自尊的压力下忽隐忽现 。 人人都有自尊、自大的倾向 , 不光中国人爱面子 , 美国人也不例外 , 谁也不想在外人、众人、短信、电话、书信、调查面前丢人现眼认怂落败 。
\t对于好东西 , 如能力、长相、德行、财富、性事等能让人长脸的东西 , 几乎人人都高看自己一头 , 大家都会抢着往自己脸上贴金 。 例如 , 在美国 , 超过40%的工程师表示他们的技术水准位列全公司前5% , 90%以上的大学教授表示他们的科研能力高于50%以上的同行 , 25%的高中生认为自己的学习能力处于前1% 。 中国2016“网红第一人”姜逸磊妹子 , 每次卖萌时是这么自誇的:“我是papi酱一个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女子!”

\t反之 , 对负面、难堪的东西 , 人们却故意压低甚至说谎 。 例如 , 对性生活很开明的美国 , 也有很多人隐瞒性取向 。 在脸谱网上 , 好象只有2%-3%的男人“出柜” , 但在谷歌上 , 大约有5%的色情搜索是针对男性同性色情的 。 而妻子对有关丈夫的搜索词中排名第一的不是“老公出轨了怎么办?”而是“我的丈夫是同性恋者吗?”谷歌搜索相当于独自一人自言自语 , 最容易坦露心扉 , 比社交网脸谱更能反映实情 。 因此 , 美国至少有5%的男人都是同性恋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