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职即教授、3年2篇《自然》!“双非”高校的他有何诀窍?

刘如楠/科学网
来自“双非”高校,3年发表2篇Nature论文——最近,华侨大学发光材料与信息显示研究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魏展画引发关注 。
2016年5月,魏展画到华侨大学任职 。2018年,其带领团队发表了该校首篇Nature 。
就在最近,魏展画团队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电子与计算机系Edward H. Sargent团队合作,通过对低维钙钛矿材料进行表面钝化和阱宽调控,实现了钙钛矿发光器件性能和寿命的大幅提升 。相关成果再次在Nature发表 。
而这也是华侨大学第二篇Nature论文 。
很多人关心,“双非”高校如何做出顶级研究?青椒如何兼顾“面包”与“诗和远方”?培养学生有何“诀窍”?魏展画近日接受《中国科学报》专访,回答了这些问题 。

入职即教授、3年2篇《自然》!“双非”高校的他有何诀窍?

文章插图
魏展画
《中国科学报》:您在3年左右的时间发表了2篇Nature论文,请分享一下这期间的研究经验?
魏展画:仅看论文发表时间,差不多是3年多一点,但其实从我回国之前的2015年就已经开始做钙钛矿发光材料和器件研究了,从2016年回国到华侨大学至今一直在做,论文展现的是这7年工作的积累 。
在这个过程中,有比较重要的两点,首先是专注 。我们觉得这个方向值得去做,所以一直坚持没有放弃,钙钛矿发光材料目前算是比较新颖的材料,很多人并不看好它,也存在蛮多未知因素,实验经常会失败,或者无法重复,但我们还是专注于这个课题 。
就我们材料化学研究而言,我觉得蛮需要那种“愣头青”的,它需要长时间持续的投入,不能想太多,不能老是想利弊的问题 。一次两次、十次八次不成功,也许做第100次的时候就能成功了 。
第二是敢于挑战 。当把某个研究或者材料做到一定程度后,有些人可能会觉得差不多了,再好也就这样了 。比如目前手机、电脑和电视的屏幕,大部分用的是有机发光半导体(OLED)和液晶显示器(LCD),很多人觉得能耗、寿命等已经很好了,为什么还要研究新的材料呢?
我觉得科学的研究是永无止境的,要敢于挑战、探索不同的可能性 。没有前人在LCD和OLED上的刻苦钻研,就不会有如今便捷的电子产品 。其次,基础研究有它的规律性,千千万万个实验的积累,只是为了给未来添加一些新的知识和可能的应用 。
入职即教授、3年2篇《自然》!“双非”高校的他有何诀窍?

文章插图
魏展画(右二)指导学生(图源:华侨大学)
《中国科学报》:您提到,做实验一次两次、十次八次不成功,也许做第100次的时候就能成功了 。但青椒们面临着考核与晋升压力,也许没等到做出来的时候,就已经被淘汰了,他们很难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
魏展画:我可能算比较幸运的 。2016年到华大入职的时候就是教授,没太多晋升方面的压力 。
头三年的考核期是有的,我个人觉得考核标准不算太高,是我们作为青年学者应该完成的最基本的标准,所以没把它当成压力 。做的时候也没想太多,今天做不出来,那就放一放,明后天再做 。整个都是按照按自己节奏走的 。
我经常跟团队里的年轻老师说,一方面我会尽力去帮助你们,另一方面也希望你们能够两条腿走路 。一条腿是做一些相对快速出成果的课题,保证能够在高校的体系里活下去;另一条腿,希望能做一些自己觉得重要、真正感兴趣的课题,这可能需要做很多年 。既要有面包,也要有诗和远方嘛 。
《中国科学报》:最初您在搭建实验室的过程中,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魏展画:万事开头难 。我当初最大的困难是没有实验室,学校的实验场地紧张,没有一个专门的、现成的屋子可以给我用来做实验室 。后来经过多方协调,争取到了一个杂物间,大概50平米,里面堆满了废旧纸皮、瓶瓶罐罐的东西,我记得整理出来的废纸皮卖了几十块钱,这是一段很有趣的经历 。
其他的比如施工、设备药品采购、招学生、带学生等等,这些都是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我觉得不能称之为困难 。加上我在读博士期间,就负责实验室设备采购、药品采购等等,有一些这方面的经验,设备搭建起来上手比较快 。
至于人力的问题,人多有人多的好处,人少也有人少的好处,当时只有我和学生两个人,那我们就聚焦于某几个没那么复杂的课题 。在国外,通常课题组里的人并不多,即使是一些很知名的教授,实验室面积也不大,可能也就五六个、七八个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