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森|《梅子鸡之味》:这部\容易忽视的好电影\,拍出了艺术家的坚守( 二 )


法兰姬在一气之下把阿里的小提琴砸烂了 , 这么一砸 , 砸碎的不是是琴 , 还有两人的婚姻 , 还有阿里的灵魂 。
阿里像疯了一样地四处买琴 , 可再也拉不出从前的感觉 。 在这个过程里 , 他还遇到了依兰 , 可依兰表情淡漠 , 只说了一句:\"不记得 , 或者说从没见过你 。 \"他并没有看到转角处依兰的眼泪 。

\"被遗忘 , 就代表着真正的死亡 。 \"
对阿里来说 , 美妙的音符再也无法从指尖流泻出来 , 在自己唯一爱过的人心中 , 自己早就死亡 , 他的内心被炸成了一片荒芜 , 他选择自杀 。
在众多的自杀选项中 , 他排除了恐怖的 , 毁名声的 , 毁形象的 , 最终 , 他选择了最体面的一种方式——绝食 , 在第八天 , 死亡天使来了 , 带走了纳瑟·阿里 , 在他的葬礼上 , 所有他爱的人都到场了 。
很多人不能理解 , 为了一把小提琴 , 至于自杀吗 , 但网友却评论说:如果你也搞艺术 , 你就知道这片多真实 。
用简媜这句话来概括纳瑟·阿里 , 再合适不过:


深情即是一桩悲剧 , 非得以死来句读 。
纳瑟·阿里是一个极度深情的人 , 他一生只做一件事 , 拉小提琴 , 他一生也只爱一个人 , 那就是依兰 。
对1900来说 , 弗吉尼亚号被废弃 , 就等于他的精神乐园被毁灭 , 对纳瑟·阿里来说 , 琴和人的消失 , 就意味着他的精神乐园崩塌 , 对一个艺术家来说 , 也就意味着灵感的枯竭 , 这等于灵魂的湮灭 , 所以 , 他义无反顾地奔向了死亡 。
02 叙事手法:运用非线性叙事 , 多种叙事手法交织 , 形成万花筒风格这部电影最为人津津乐道的 , 不是本身的故事情节 , 而是导演运用的特别的叙事手法 , 《梅子鸡之味》跟《海上钢琴师》一样 , 同样运用了非线性叙事 , 形成了独特的万花筒风格 。
片头一组俯瞰的镜头 , 从城市的全局固定到某条街上的某家店 , 并用一句画外音 , 把大家拉入了一个异域童话里:

\"从前 , 从未有过这种事 。 一切的一切起源于一个波斯童话 。 1958年 , 我路经德黑兰 , 遇到了个人叫纳沙·阿里 , 我这就告诉你他的故事 。 \"

我们不能像《海上钢琴师》那样准确猜出故事的叙事者是康恩 , 但大概可以猜出是亚兹拉尔 , 他是伊斯兰传说中的\"死亡天使\" 。
电影以\"神\"的视角展开叙事 , 而非以\"人\"的视角 , 呈现了一种\"全知\"的零聚焦 , 故事讲述者不仅可以知道纳瑟·阿里的过去与现在 , 还能知道未来 , 凌驾于世俗之上 , 无所不知 , 无所不晓 。
故事的主线很简单:一个小提琴家花了八天时间自杀 , 是以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叙述的 , 但巧妙的是 , 影片中的叙述权发生了两次转让 。
第一次是在第六天时 , 死神和阿里进行了直接对话 , 这时候的叙述主体就转让给了阿里 , 是一种\"限知\"的零聚焦 。

第二次是在最后一天阿里面对死亡时 , 在床上与朋友和亲人们告别 , 屏幕不断闪烁 , 模拟阿里的视角 , 传达出了阿里艺术被毁、爱而不得的意难平和深入骨髓的孤独 。
导演通过非线性叙事还对叙述的时间进行了分割和重构 , 把过去、现在、未来联系了起来 , 我们便更能理解阿里的孤独与痛苦 。
对于过去 , 电影的叙述通常是在人物触景生情后 , 插入一段回忆 , 这被称为\"闪回\" 。
阿里在成长的过程中始终无法获得认同 , 这也是他自杀的一个诱因 , 小时候老师以成绩辨好坏 , 并在其他孩子面前批评阿里 , 导演还运用了高超的视听手段 , 展示了阿里的困顿 。
对于未来 , 电影中有一段是描绘阿里的一双儿女的未来生活的 , 将未发生的事情进行超现实呈现 , 这被称为\"闪前\" 。

女儿的故事是对阿里的续写 , 她结过两次婚 , 第二任丈夫去世后 , 一蹶不振 , 沉迷赌博 , 人生浪费在癫狂的赌场上 , 三十几岁就心脏病发去世了 。 儿子的人生就像一部美式喜剧 , 人生平庸琐碎 , 但不乏一些小乐子 , 这种平凡的生活符合法兰姬的要求 , 平凡但幸福 。
这种叙事视角和叙述时间的转换和聚焦 , 都发生在一条很清楚的故事线上 , 每一个事件的发生 , 每一场相遇 , 都有前因后果 , 并交织成了生活这张网 。
03 写在最后:我们唯一要做的 , 是坦然接受命运赋予的 , 用力握住我们所爱的我看过几部描绘艺术家的电影:在《罗丹的情人》里 , 19岁的卡蜜耶和罗丹相遇 , 相爱、痴缠 , 卡蜜耶最终被疯人院的马车带走;《弗里达》里 , 弗里达和里韦拉 , 他们灵魂契合 , 男方却不停出轨 , 婚姻也不幸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