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各国高校10月陆续开学 一些中国学生把目光投向欧洲( 二 )


其实,早在2013年英国政府就提出在全球推广英国教育的战略,打造英国教育品牌,并开放高等教育市场,欢迎国际学生 。英国的大学开始扩招国际学生,通过市场化机制实现“盈利” 。三年本科、一年硕士的“短时间镀金”学制也备受国际学生欢迎 。根据英国国际学生事务理事会的数据,2017/18年度共有458490名国际学生在英国大学注册,占学生总数的20% 。
在英国上大学一直是一种“奢侈”的教育,即使是欧盟学生也要支付高额学费 。由于英国脱欧,对于欧盟公民而言,赴英国上学将很快变得更加昂贵 。根据英国政府在今年6月做出的决定,欧盟学生的学费每年会上涨到大约10000到38000英镑不等,而脱欧之前,对欧盟学生的收费最高不超过9000英镑/年 。脱欧问题无疑会影响到英国大学对欧盟留学生的吸引力 。
新冠疫情让英国高等教育一直存在的系统性问题也暴露无遗 。过去的财政分配上,英国政府大量削减国家教育经费,导致大学的资本化运营过分依赖国际学生的学费收入,其中高校总收入的14%来自国际学生的学费,“罗素集团”中国际学生的学费更是占了总收入的45% 。
萨塞克斯大学经济学教授彼得·多尔顿在给国家经济和社会研究所的论文中写道:“据大学自己评估,75%的国际学生因为新冠疫情暂时不考虑继续学习 。”这意味着除了牛津和剑桥,英国所有的大学都将面临数十亿英镑的经济损失,甚至可能破产 。英国大学联盟也发出警告:“如果不有效控制新冠的传播,可能会导致明年失去约30000个大学工作岗位 。”
德国
洪堡教育鼓励“术业有专攻”
特色:专才教育和“工程师精神”
代表人物和理念:威廉·冯·洪堡和职业化专才教育
挑战:跨界学科兴起使“通才”和“专才”的选择成为两难
德国教育改革家威廉·冯·洪堡是德国现代教育的奠基人,他在普鲁士国王威廉三世的支持下创办了一所现代“柏林大学”,但民众喜欢称它为“洪堡大学”,从这座名校走出的名人包括黑格尔、马克思、费尔巴哈、爱因斯坦、海涅等大师级人物 。1806年,洪堡写信给当时普鲁士的外交部部长提出:一个国家只有通过教育普及智慧、美德、礼仪和知识,才能使这个社会的内在价值提高 。于是,1809年洪堡从外交官被调任为普鲁士王国教育大臣 。他成功说服国王威廉三世,普及终身学习的高等教育,建立了一所由国家资助、男女合校的高等学府 。洪堡提出的“现代大学应当是以知识学术为目的,培养健全人格”的教育理念影响至今 。
和英国现代教育奠基人纽曼的博雅理念不同,洪堡要求学生毕业时必须对一个专业有比较精深的了解 。为了让学生们做到这一点,很多专业的学生需要五年(英美通常四年)才能毕业,而最后的两年则是完全学习专业知识,这为当时一蹶不振的普鲁士王国培养了大批国家复兴的专业人才 。洪堡教育可以说是低成本的专才教育典范,也让术业有专攻的“工程师精神”融入德意志民族的血液中 。
据德国统计局的最新统计,德国目前有424所高校,其中综合性大学107所 。德国的大学没有重点大学与普通大学之分,大体分为三类:综合性大学、应用技术大学和专科院校(如高等师范学院、音乐艺术学院、神学院等) 。综合性大学偏重于理论知识和学术研究,适合将来从事科研和教学的学生;应用技术大学则倾向于结合社会对就业的需求,为企业培养有实践能力的学生 。
1.专业比排名更重要
德国的大学排名不像美国一样进行综合排名,而是院系排名,比如慕尼黑工业大学的建筑学,柏林洪堡大学的会计金融学,卡鲁理工大学的土木工程,柏林自由大学的教育学等等,都是德国排名第一的专业,想要申请成功必须有漂亮的成绩单 。
2.毕业难,淘汰率高
德国大学素有“宽进严出”之说,学生辍学率一直居高不下 。据德国高校与科学研究中心估测,约1/3的综合大学学生和1/4的应用技术大学学生无法完成学业,建筑工程专业学生辍学率甚至高达50% 。有些专业的学生因为挂科毕不了业,只好中途换学校和专业 。在德国大学里,最痛苦的要数写学期论文和毕业论文,德国人对学术的严谨和敬畏是出了名的,对论文剽窃造假决不姑息 。2011年,原联邦国防部长卡尔-特奥多尔·楚·古滕贝格因博士论文大段抄袭且未标明出处,不得不放弃博士头衔并引咎辞职 。
德国高等教育体制一直是其他国家效仿学习的对象,然而近些年这个榜样的角色已经开始发生改变 。德国大学也开始追求国际化排名,希望赶超英美的顶尖大学,争取进入世界前10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