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日本爆款不算什么,这些长镜头的背后更艰辛

要说今年的“现象级”小成本电影,那必定要提到日本电影《摄影机不要停!》 。这部电影制作成本仅为18万人民币(300万日元),制作班底都是新人,最初只在东京的两家艺术影院上映,然而在上映短短几周内口碑迅速发酵,之后扩映到主流商业院线,目前累计票房已超过1.8亿人民币(超30亿日元) 。

这部日本爆款不算什么,这些长镜头的背后更艰辛

文章插图
【这部日本爆款不算什么,这些长镜头的背后更艰辛】不止如此,影片还红到海外,前不久影片通过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主办的“2018日本电影秋日赏”首次在国内展映,据悉影片接下来还有望在国内大范围公映 。
《摄影机不要停!》
(此部分含有微剧透)
01:16
《摄影机不要停!》的主题正如片名一样,讲述摄影机不停止、一镜到底拍摄的故事 。影片前37分钟是一部内容为“拍摄丧尸电影”的丧尸电影,采用了全程一镜到底的手法;后半部分则是这部37分钟电影的幕后故事,遇到各种预料之外的状况,现场一片混乱,但因为摄影机不能停,大家只能临场发挥,混乱之中笑料百出 。
可以说,《摄影机不要停!》这部电影就是对“一镜到底”手法幕前幕后的演绎,它带观众体会“一镜到底”的视觉快感,也揭秘了“一镜到底”拍摄幕后的艰辛 。
关于“一镜到底”
这部日本爆款不算什么,这些长镜头的背后更艰辛

文章插图
电影的本质是什么?百年影史不过两大主要说法——诞生自前苏联的蒙太奇学派,和巴赞提出的长镜头理论 。所谓“一镜到底”,就是长镜头的极致演绎 。
一方面,好莱坞主流商业片的剪辑速度越来越快,画面推着观众走,几乎不留给你思考的时间;另一方面,仍持续不断地有导演进行着长镜头的实践,克服重重磨难,突破长镜头技术和美学的极限 。

这部日本爆款不算什么,这些长镜头的背后更艰辛

文章插图
没有天才的头脑就没有高超的调度,没有严格的计算就没有完美的操控,运动长镜头是一门很高深的技术活,它需要导演、摄影、美工、灯光、演员之间的精妙配合,也需要摄影车、斯坦尼康、滑动轨道、起重机吊臂、无人机的辅助运作,每个细微之处都决定镜头的成败,一环疏漏就会满盘皆输 。
下面时光君就来盘点下10部近年来出现的优秀长镜头作品 。点开每个视频,都将呈现一场视觉盛宴;同时每个视频背后,都是一个剧组的“血泪史” 。
《地球最后的夜晚》
毕赣导演新作《地球最后的夜晚》后半部分有接近60分钟的3D长镜头,(视频片段并非来自这部分,不过也是一个未经剪接的长镜头)难度非常高,而拍摄地在凯里的山区,更增加了拍摄的难度,整个过程经历了从手持——车载——手持——索道——手持——航拍——手持多种器材的技术接力,和多位摄影师的人员接力 。
为了这个长镜头,拍摄团队进行了许多器材和技术的发明创新;而片场地势险要,不仅是对摄影师体力的考验,也是对胆量的考验 。
《路边野餐》
这部日本爆款不算什么,这些长镜头的背后更艰辛

文章插图
毕赣处女作《路边野餐》中有长达40分钟的长镜头,通过绵延的空间感,带出时间的流动感,将过去、现在、未来融合到一起 。
导演曾表示,这个长镜头“前后排练了半个月,实际拍摄仅用了60分钟 。”两名车手,两辆摩托车,一辆搭摄影师,加上一辆搭录音师,就是这个长镜头的全部人力物力配置 。而拍摄这个庞杂的长镜头,毕赣却称得益于自己打实况足球的经验:“你要想着把球传到前场,你要想经过几次倒脚,是否要传一个长传,传给谁,哪个球员去接……”
另外《路边野餐》剧组成员是由一群年轻的90后组成,各个身兼数职,都是0电影经验,使得最终成果更加难能可贵 。
《鸟人》
这部日本爆款不算什么,这些长镜头的背后更艰辛

文章插图
奥斯卡最佳影片《鸟人》是近年最著名的“一镜到底”的影片之一,但它并非真正地一镜到底,而是通过技巧让镜头与镜头之间的转换“水解”,令观众意识不到剪辑点的存在 。事实上,影片中最长的镜头为15分钟,其他大多数都在10分钟左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