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爱吃肉,多半不是为了营养,纯属口腹之欲( 二 )
文章插图
——和那些基本上不吃水果的人相比,每天吃水果的人血糖水平也明显较低 。这一点相当令人惊讶,因为很多人认为水果是甜的,不适合糖尿病人吃 。不过,我也没觉得有多惊讶,因为早就有西方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吃水果并不会增加糖尿病的危险,甚至蓝莓和苹果还有降低糖尿病风险的效果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多数水果的餐后血糖反应并不强烈,远远低于白米饭和白馒头 。水果中富含的果胶有延缓餐后血糖反应的作用,水果中的多酚类物质也有降低消化酶活性的作用 。除非摄入量过多(比如夏天一口气吃掉半个西瓜),正常吃半斤水果是不会增加糖尿病风险的 。
——和那些基本上不吃水果的人相比,每天吃水果的人因心血管病死亡的风险低了 40% 。考虑到大约半数中国人的死亡原因是心脑血管疾病,说吃水果“预防早夭”和“延寿”也不算过分 。
文章插图
——和那些基本上不吃水果的人相比,每天吃水果的人出现冠心病发作的风险低了 34%,发生脑梗塞的风险低了 25%,发生脑溢血的风险低了 46% 。而且,水果的摄入量越多,降低风险的作用越强,而且没有明显的地区差异 。日本一项持续 24 年的前瞻性研究同样发现,吃水果多的中老年人和吃水果少的老年人相比,发生中风的危险降低了 26%,发生冠心病的风险降低了 43% 。研究者还发现,吃水果较多的中老年人和不爱吃水果的人相比,健康意识更强,日常吃鱼、奶类和豆制品更多一些,而吃红肉相对比较少 。
还有研究发现,水果中除了钾之外,还有很多其他有益心脑血管的因素,比如其中的多酚类物质,以及槲皮素等类黄酮物质,它们能够促进一氧化氮的释放,改善内皮细胞功能,这是果蔬食物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机制之一 。
文章插图
近年来的人体实验研究表明,富含类黄酮的水果(比如苹果)能够促进人体产生一氧化氮,扩张血管、降低收缩压,和绿叶蔬菜的作用类似 。某项研究中,吃苹果的方式比较有趣,把 120 克苹果肉和 80 克苹果皮打碎混合,只需把混合物吃进去 2 小时之后采血测定,就能看到明显的效果(为什么用苹果皮?因为其中多酚类物质含量较高) 。
在中国,中风的发病率非常高,但是人均水果消费却比较小,对水果的质疑特别多 。对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而言,这实在不是一个好的现状,迫切需要让国民了解水果的健康意义,特别是让心脑血管疾病高危的人群,比如中年男性和老年人,增加水果的消费量 。
文章插图
我曾经说过,哪种食物的健康效应比较明显,营养价值比较高,坊间流传的各种禁忌也就越多 。比如说,饭前不能吃水果、饭后不能吃水果、晚上不能吃水果、水果不能和牛奶一起吃、水果不能和豆浆一起吃、水果不能和水产一起吃……这些禁忌,让本来水果消费量就很低的国人对吃水果产生了更多的恐惧,在一天的大部分时间中都不敢吃水果,也就无法获得它们带来的健康好处 。
当然,这里并不是否认少部分人吃水果之后感觉不舒服的实际情况 。比如,有些容易拉肚子的人表示感觉水果特别凉,吃了会胃肠不适甚至拉肚子,也有些有胃病的人感觉吃了水果之后容易腹胀 。
文章插图
这些都是消化吸收功能差的表现,这类人的确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水果,并控制吃水果的时间和数量 。但是,并不能把这些禁忌推广到所有人 。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危人士,一定要注意每天吃水果 。
反过来,每一类食物都有合适的摄入量,有少数人贪吃水果也并不利于健康 。一次吃两斤葡萄或者一次吃半个西瓜会摄入过多的糖分,不利于体重控制和血糖控制 。我国《膳食指南》推荐每天吃 200~350 克水果,分两次吃,不会给胃肠带来很大负担 。
文章插图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想要了解更多的信息就关注我吧!
【人们爱吃肉,多半不是为了营养,纯属口腹之欲】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