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推出午门斩首?

  • 01因明代皇帝处罚大臣的“廷杖”在午门举行,后发展到打死人 。正是如此,民间才会有“推出午门斩首”之言流传 。实际上并不存在此种情况,只是讹传而已 。
    【为什么要推出午门斩首?】因为明代皇帝处罚大臣的“廷杖”在午门举行 。在明朝,如果大臣触犯了皇家的尊严,便以“逆鳞”之罪,被绑出午门前御道东侧打屁股,名曰叫“廷杖” 。起初只象征性的责打,后来发展到打死人 。如正德十四年(1519)皇帝朱厚燳要到江南选美女,群臣上谏劝阻,皇帝发怒 。大臣舒芬、黄巩等受廷杖者130人,有11人被当场打死 。
    此外明嘉靖皇帝朱厚漗,继承皇位后,欲追封他的生父兴献王为帝,遭到大臣们的抵制 。群臣100多人哭谏于左顺门,皇帝下令施行廷杖惩罚,当场毙命17人,正是由于这样的事件,民间才会有“推出午门斩首”之言流传 。
    但实际上明清皇宫门前极为森严,而且自先秦起,中国古代执行死刑就有较严格的规定,除了“立斩”的犯人外,并不是说斩推出去就斩的,一般须到秋季,经过秋审后再交由刑部执行 。犯人斩首决非此地,而是必须押往柴市(今西四)或菜市等地刑场处决的 。
    午门其实有它自己的历史使命 。
    首先,是颁发皇帝诏书的地方 。皇帝在立春赐春饼;端午日赐凉糕;重阳日赐花糕 。农历十月一,颁发次年历书 。每年腊月初一,要在午门举行颁布次年历书的“颁朔”典礼 。遇有重大战争,大军凯旋,要在午门举行向皇帝敬献战俘的“献俘礼” 。
    其次,彰显皇威,每逢重大典礼及重要节日,都要在这里陈设体现皇帝威严的仪仗 。历史上,康熙、雍正皇帝都曾登临午门举行受俘礼,乾隆皇帝四次登上午门受俘,并写下受俘诗保存在午门楼上 。
    午门是皇宫正门,又担负着这么重要的历史使命,怎么可能在此进行斩首,让皇宫成为不祥之地呢 。
    由此可见,“推出午门斩首”只是历史的戏说而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