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昂族的风俗习惯 德昂族的风俗习惯
德昂族风俗习惯(德昂族风俗习惯)
文章插图
德昂族又称“奔龙”,是中缅边境地区的一个山区少数民族 。德昂族也是云南最古老的民族之一 。它的祖先最早生活在怒江东岸、澜沧江西岸的保山地区 。由于拒绝接受哀牢人(傣族先民)的统治,他们逐渐迁徙到缅甸西北部,定居在缅甸西北部和中缅边境的深山老林 。中方在云南德宏、保山、临沧等地,缅方在掸邦、克钦邦,还有傣族、景颇族
历史上,德昂族被称为“普子”、“芒人”和“普人” 。自清代以来,史籍《东华录》和光绪《永昌府志》均按傣族人名称“崩龙” 。当地汉族人根据其妇女服饰的特点,也将“别烈”支系称为“红崩龙” 。解放后,“崩龙”这个名字被用于国家鉴定 。后来,根据国家意志,经国务院批准,从1985年9月21日起正式称为“德昂族” 。
德昂族的分支有很多,如王茹、郭茹、鲁、汝金、鲁本、鲁博、鲁贝亚、鲁玛亚、阮格、鲁拉、王茹、鲁科、鲁比利、甘别列、鲁博、鲁布东、鲁明定、鲁明德定、鲁格罗等 。中国德宏的德昂族自称“德昂族”,临沧的德昂族自称“尼翁”或“纳翁” 。“昂”为民族所称,意为“岩石”和“洞穴” 。“得”、“尼”、“那”是表示尊敬的附加词 。
中国大约有16000(1990)个德昂人;缅甸约有30万德昂族,武装力量“德昂民族解放军”约有3000人 。德昂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该语言属于南亚语系孟高棉语系的瓦德昂分支 。文字流传不广,主要用于记录民族的历史、道德、法律法规和写佛经 。德昂族老一辈人通晓傣语,年轻一代人会说汉语 。
德昂族大部分信仰小乘佛教,其宗教信仰和习俗受傣族影响较大 。大多数村庄都有自己的佛教寺庙,供奉佛教徒和年轻僧侣 。所有小和尚的饭都是全村人轮流给的 。在一些德昂族中,曾经有看到或听到就不吃的习惯 。节日期间,互相娱乐是很常见的 。宴会上无论端上多少菜,一定要有一碗用新鲜蔬菜煮的素菜,吃的时候蘸辣椒水,风味独特 。
文章插图
德昂族和南方很多民族一样,喜欢住在有干柱的竹楼里 。这种竹子建筑用木头做框架 。其他部分,如椽子、地板、屋顶、墙壁、门和楼梯,都是用竹子制成的,屋顶用茅草覆盖 。德昂族的竹建筑多依山而建,坐西向东,主要有方形和长方形两种形状的资源网 。德宏地区是一个典型的、常见的方竹建筑 。这座竹楼分为两部分:主楼和副楼 。主楼为方形,人住楼上供全家居住,接待访客,存放食物和杂物;牲畜被关在楼下 。附房多建在主楼一侧,用于堆放柴火和放置大米 。这座竹楼外观独特,美观大方 。至于它的来历,德昂族中有一个动人的故事:诸葛亮带兵南下,来到德昂族的山寨,有一天突然遇袭,遇险受伤 。幸运的是,来自德昂族的勇敢善良的女孩阿诺德,化险为夷,化险为夷 。在短暂的接触中,两人产生了感情 。当诸葛亮不得不向心上人告别时,他把帽子留给了阿诺德作为信物 。事实上,阿诺德已经等待了18年,但他等待的是他心上人的死亡 。从此,肝碎肠碎的阿诺德每天都呆在村子里,看着心上人向东走的路 。第33天,突然电闪雷鸣,下起了倾盆大雨 。阿诺德在雨后消失了 。但她站的地方,有一座和诸葛亮帽子一模一样的房子,那是德昂族后来居住的竹楼 。
文章插图
德昂族的服饰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 。男人们经常穿着蓝黑相间的上衣和宽短相间的裤子,裹着黑白相间的布头巾,两端插着彩色绒球 。女性常穿海军蓝或黑色双排扣上衣和长裙,用黑布包裹,上裙有两条红布条,四五对大方形银质奖章作为纽扣 。长裙上织有五颜六色的横条纹 。年轻人,无论男女,都喜欢戴银项圈、耳罩、耳环和其他珠宝 。
德昂族的服饰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女性身上的腰带 。按照德昂族的习俗,女孩子成年后,应该在裙子的腰间系几条甚至几十条腰带 。大多数腰带都是用藤条编织而成,有的前半部分有藤条,后半部分有螺旋银线 。藤圈的宽度和厚度各不相同,通常涂有红色、黑色和绿色 。其中一些刻有各种图案或覆盖有银和铝皮 。这种独特的习俗是唐代德昂族先民莽部落装饰的“藤杖绕腰”习俗的延续 。德昂族的人认为,一个女孩子越是扎腰带,做得越是精致,越是聪明,越是巧妙 。因此,在资源网络中,成年女性佩戴腰带,并以更多为荣 。年轻男女恋爱时,为了赢得女孩的爱,小伙子往往会不遗余力地制作刻有动植物图案的藤条,送给心爱的女孩 。所以腰带成了他们爱情的象征 。
推荐阅读
- 数字示波器的使用 数字示波器
- 显卡性能如何测试? 怎样测试显卡性能
- 如何做完美水蒸蛋? 水蒸蛋的做法
- 折叠屏手机尚未解决的几大问题?从屏幕到定价,有待解决
- 苹果公交卡如何添加到新的iPhone中 iPhone旧卡添加方法
- 怎么把旧手机上的信息快速转移到新手机上?
- 什么类型的短视频最容易火?
- 通风病怎么办
- 心脏修复手术
- 大便褐色粘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