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声|《风声》:一面吟唱着“主旋律”,却也并未抛开有趣“副旋律”的谍报推理片

风声|《风声》:一面吟唱着“主旋律”,却也并未抛开有趣“副旋律”的谍报推理片

文章图片

风声|《风声》:一面吟唱着“主旋律”,却也并未抛开有趣“副旋律”的谍报推理片

文章图片

风声|《风声》:一面吟唱着“主旋律”,却也并未抛开有趣“副旋律”的谍报推理片

文章图片

风声|《风声》:一面吟唱着“主旋律”,却也并未抛开有趣“副旋律”的谍报推理片

现在再重看2009年的电影《风声》 , 感觉也是一件挺有趣的事 。 还记得这部片上映时 , 网络上曾有人以“谍报版《夺魂锯》”来形容本片 , 表示这部电影既有出乎意料的结局 , 也有纵使没那么血腥 , 却令人印象深刻的刑求场面 , 因此凭借不错的口碑 , 成功于当时引发了一阵讨论 , 甚至还改写了不少观众对于战争电影的印象 。



当初的情况 , 自然无法与如今相比 。那时 , 就电影产业来说 , 虽然也确实推出了不少“主旋律”电影 , 但这类作品的爱国强度与推出密度 , 好像也不至于像现在这么猛烈; 就算强调民族大义或爱国精神 , 却也更注重电影本身的娱乐效果 , 不像如今的某些作品 , 总在平衡度方面掌握不佳 , 导致所谓主旋律电影也只能在中国市场吃得开而已 。



相较之下 , 不管是2008年的《叶问》或隔年的《风声》 , 都在强调这类精神之余 , 也把类型电影的娱乐效果发挥到淋漓尽致 。 像是“我要打十个”这种出自李小龙《精武门》的情节 , 还有让人血脉贲张的热闹武打场面 , 以及《风声》这种将谍报电影与推理乐趣融合的手法 , 全都让人眼前一亮 , 就算撇除掉“爱国情操” , 也足以令人获得充分的乐趣 。



至于对我个人而言 , 当年会看《风声》 , 主要便是源自本片在娱乐性方面获得的好评 。不过 , 对于那时还没看过什么“主旋律”电影的我来说 , 其实《风声》最有趣的地方 , 还是在于一些与历史背景有关的部分 。 老实说 , 只要是有电影产业的国家 , 其实都曾走过这种仿佛是在为人民建立自信 , 以及塑造国民精神的同一条路 。



拿好莱坞来说 , 像是哪种大美国主义的电影 , 其实到了现在仍旧屡见不鲜 。只是比起那些“主旋律”过于明确的电影 , 《叶问》或《风声》这种更为平衡 , 娱乐效果也不受国界限制 , 电影其实还是有趣得多 , 至少在意图上 , 也比张艺谋的《英雄》那种在剧情里直接置入“唯有统一才是正途”的思维 ,要来得轻微许多 。



当然 , 正如好莱坞的状况一样 , 虽然那些宣扬大美国主义的商业片从来也没少过 , 但在此同时 , 他们却也有许多对政府抱持质疑态度 , 并广受欢迎的作品存在 。 而在《风声》以后 , 像是这种历史隐含批判态度的商业电影 , 确实也曾于中国市场现身 , 只是透过了更加暗渡陈仓 , 拐弯抹角到难有直接证据的手法 , 就这么在暗中反叛 , 最后不仅在中国市场受到欢迎 , 就连其它市场的观众也同样喜爱不已 。 像是姜文的《让子弹飞》、刁亦男的《南方车站的聚会》、徐浩峰的《师父》 , 或者是动画片《姜子牙》 , 便都是我心目中的此类作品 。



这也或许正是此刻重看《风声》 , 依旧觉得它好看的原因 , 因为比起现在某些过度矫揉造作、声嘶力竭地高唱“主旋律”的商业片来说 , 就算《风声》依旧在一些地方吟唱了“主旋律” , 但也并未抛开那些有趣的“副旋律” 。 无论是角色关系、情节布局 , 乃至于演员阵容的出色表现 , 都还是能让人得到心满意足的娱乐体验 。


总结:说穿了 , 也不是说“主旋律”电影就真的完全不好 。真正的问题在于 , 当一部片只容得下“主旋律”时 , 无论你看的是什么电影 , 意义都不大了 , ?而《风声》这部电影 , 一面吟唱着“主旋律” , 却也并未抛开有趣“副旋律” , 这种片我感觉才是未来观众真正想要的 。 【风声|《风声》:一面吟唱着“主旋律”,却也并未抛开有趣“副旋律”的谍报推理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