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栽种栗子已很盛行 。一些国王对栽栗有功之臣大力嘉奖,凡栽栗千株以上者,就以“千户”相待 。为何我国如此重视栽栗呢?这是因为,香甜味美的栗子,自古就作为珍贵的果品,是干果之中的佼佼者 。《图经本草》还称赞它是最有益于人体的第一果品 。栗子,又名板栗,不仅含有大量淀粉,而且含有蛋白质、脂肪、b族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古时还用来代替饭食 。相传晋朝时期,有一次晋王率军追击敌人,粮草断绝 。晋王便命士兵采摘当地所产板栗,蒸熟当饭 。士兵吃后,不仅充饥,而且精力特别旺盛,晋王此战大获全胜 。栗子,不仅是美食佳品,也可作药治病 。《名医别录》说栗子“主益气,厚肠胃,补肾气 。”《本草纲目》还记述了这样一则医话:古代有个名叫周武的人,患腰腿无力症,行走困难,百药无效 。有一次,他的朋友陪他到栗树下游玩,他因好奇便尝了一个栗子,越吃越甜美,于是饱餐一顿 。几天之后,他的腰腿痼疾竟霍然而愈,已能行走自如 。这则医话,可能有些夸张,但栗子有补肾壮腰健腿的功效,确是事实 。唐代医药学家孙思逸就认为栗子是“肾之果也,肾病宜食之 。”他还在《千金方,食治》中介绍说:“生食之,甚治腰脚不遂 。”《食物本草》也介绍,对于小儿脚软无力,三四岁还不能行走的,可以采用每日生吃栗子的食疗方法 。宋代文学家苏东坡,晚年身患腰腿痛的毛病,也常常食粟来治疗 。后来有位客人告诉他一种慢慢嚼食栗子的食疗方法:每天早晨和晚上,把新鲜的栗子放在口中细细咀嚼,直到满口白浆,然后再一次又一次地慢慢吞咽下去,就能收到更好的补益治病的效果,苏东坡有感于此,特赋诗吟咏:“老去自添腰脚病,山翁服粟旧佳方 。客来此说晨兴晚,三咽徐收白玉浆 。”南宋诗人陆游,晚年齿根浮动,也常食用栗子,既可作为夜晚的充饥食品,又能治疗牙齿松动的毛病 。他在诗中写道:“齿根浮动叹吾衰,山栗炝燔疗夜饥 。”清代的慈禧太后,为了养生保健,也常吃含有栗子粉的御膳糕点 。砂炒板栗,又香又甜,是现代人们喜吃的风味食品 。板栗炖鸡,尤其鲜美,而且有补肾健脾的食疗功效 。栗子,既养人,又好吃,但每一次切不可进食过多 。生吃过多,难以消化;熟食过多,阻滞肠胃 。所以著名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强调说,“若顿食至饱,反致损伤脾胃 。”
推荐阅读
- 果中牡丹――荔枝
- 果中“三姊妹”
- 果汁可引起婴儿躁动
- 金庸原著天龙八部段誉娶了谁,天龙八部最后段誉娶了几个老婆-
- 男人在看守所最想念谁,男人在看守所里面最想什么-
- 全球最大的洋流 世界上最大的洋是什么?
- 刘文正|急流勇退也许是刘文正最好的选择
- 最简单的电饭煲家庭蛋糕的制作方法
- 脑出血后的最佳康复期
- 什么食物补脾最好最快,补脾健脾的食物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