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元二使安西~~天下谁人不识君全诗
文章插图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天下谁人不识君全诗,以及送元二使安西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
内容导航:
- 天下谁人不识君 出自那首古诗?
- 天下谁人不识君全诗
- 天下谁人不识君全诗
-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是哪首古诗
- 天下谁人不识君全诗
- 天下谁人不识君的上一句
【原文】
别董大(其一)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
别董大(其二)
六翮飘飖私自怜,
一离京洛十余年 。
丈夫贫贱应未足,
Q2:天下谁人不识君全诗 天下谁人不识君全诗
《别董大》
作者:高适
原文: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
注释:
1、董大:大约是董庭兰,一位颇有名的音乐家 。原诗共二首,这是第一首 。
2、千里二句的意思是说:千里黄云把太阳遮得昏昏暗暗;北风卷着大雪送走了南去的大雁 。曛(xūn):天色昏黄 。
3、莫愁二句的意思是说:不要发愁前边的路上没有知己,天下的人有谁不了解你董大的啊!
诗意:
一望无际的黄云搞得日光昏昏,北风呼呼,雁声凄凄,大雪纷纷 。不必担心前边的路上没有知己,天下的人有谁不了解身怀绝技的董大您呢!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送别的对象是着名的琴师董庭兰 。盛唐时盛行胡乐,能欣赏七弦琴这类古乐的人不多 。崔珏有诗道:七条弦上五音寒,此艺知音自古难 。惟有河南房次律,始终怜得董庭兰 。这时高适也很不得志,到处浪游,常处于贫贱的境遇之中 。但在这首送别诗中,高适却以开朗的胸襟,豪迈的语调把临别赠言说得激昂慷慨,鼓舞人心 。
前两句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用白描手法写眼前之景:北风呼啸,黄沙千里,遮天蔽日,到处都是灰蒙蒙的一片,以致云似乎也变成了黄色,本来璀璨耀眼的阳光现在也黯然失色,如同落日的余晖一般 。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群雁排着整齐的队形向南飞去 。诗人在这荒寒壮阔的环境中,送别这位身怀绝技却又无人赏识的音乐家 。
前两句直写目前景物,纯用白描 。以其内心之真,写别离心绪,故能深挚;以胸襟之阔,叙眼前景色,故能悲壮 。曛,即曛黄,指夕阳西沉时的昏黄景色 。
落日黄云,大野苍茫,唯北方冬日有此景象 。此情此景,若稍加雕琢,即不免斫伤气势 。高适于此自是作手 。日暮黄昏,且又大雪纷飞,于北风狂吹中,唯见遥空断雁,出没寒云,使人难禁日暮天寒、游子何之之感 。以才人而沦落至此,几使人无泪可下,亦唯如此,故知己不能为之甘心 。头两句以叙景而见内心之郁积,虽不涉人事,已使人如置身风雪之中,似闻山巅水涯有壮士长啸 。此处如不用尽气力,则不能见下文转折之妙,也不能见下文言辞之婉转,用心之良苦,友情之深挚,别意之凄酸 。后两句于慰藉之中充满信心和力量 。因为是知音,说话才朴质而豪爽 。又因其沦落,才以希望为慰藉 。
这是一首送别诗,送别的对象是着名的琴师董庭兰 。盛唐时盛行胡乐,能欣赏七弦琴这类古乐的人不多 。崔珏有诗道:七条弦上五音寒,此艺知音自古难 。惟有河南房次律(盛唐宰相房官),始终怜得董庭兰 。这时高适也很不得志,到处浪游,常处于贫贱的境遇之中(他在《别董大》之二中写道: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 。但在这首送别诗中,高适却以开朗的胸襟,豪迈的语调把临别赠言说得激昂慷慨,鼓舞人心 。
前两句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用白描手法写眼前之景:北风呼啸,黄沙千里,遮天蔽日,到处都是灰蒙蒙的一片,以致云也似乎变成了黄色,本来璀璨耀眼的阳光现在也淡然失色,如同落日的余辉一般 。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群雁排着整齐的队形向南飞去 。诗人在这荒寒壮阔的环境中,送别这位身怀绝技却又无人赏识的音乐家 。
后两句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是对朋友的劝慰: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董庭兰啊!话说得多么响亮,多么有力,于慰藉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