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诗作具有什么风格,李贺的写诗风格是什么-

他是这样的李贺:
一个出身高贵的皇裔;一个才华横溢的才子;可也是一个家世没落、受人嫉恨、天才早逝的可怜人 。他有个从未谋面的表大爷叫杜甫 , 也有个慧眼识珠的伯乐叫韩愈 。
他的诗是这样的诗:
近承李白、杜甫 , 而又出自韩门--既具有李白的豪逸 , 又有杜甫的沉郁 , 同时 , 又有韩愈的奇险 。他是一个奇妙的忧郁诗人 , 他的诗 , 还有自己的一点冷 。
李贺其人你问我喜不喜欢李贺?首先让我看看他长什么样(以下是宜阳县滨河公园的李贺塑像 , 高3米):

李贺诗作具有什么风格,李贺的写诗风格是什么-

文章插图
李贺的故乡在洛水之滨的福昌—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 。
他出生于公元790年 , 大约是李白之后九十年、杜甫之后七十八年出生 。杜甫与李贺父亲是表兄弟关系 , 算起来 , 李贺是杜甫的表侄 。
李贺是皇亲国戚—是唐朝皇家宗室郑王的后裔 , 所以他可以说出身高贵 。可惜 , 到了李贺这一代 , 家境衰落 , 他的父亲只当过一个小小的县令 。李贺从小就很有才华 , 凭借乐府诗深得韩愈的赏识 , 其诗歌风格承接韩愈 , 所以 , 钱钟书说他"昌谷出韩门"(家在福昌之昌谷 , 所以后世称"昌谷") 。
李贺素有才华 。可惜的是 , 有才华的人也容易受到他人的嫉恨 , 李贺也是如此 。在他赴京参加进士考试时 , 有人借口他父亲的名字叫"晋肃" , "晋"与"进"同音 , 所以不能参加进士考试 。这简直是十分无赖而滑稽的行为 。但是李贺没办法 , 因为避讳 , 他的进士之路被堵死了 , 在后来 , 他只做过几年的九品小官—奉礼郎 , 属于太常寺 , 日常的工作包括在祭祀等活动时引导百官如何行礼等 。可想而知 , 这种工作对于高冷的李贺而言 , 实在是大材小用 , 所以他几年后就辞官归家了 。
李贺其诗李贺的诗的确是"冷"的 。即使读不懂他的诗歌的人 , 也能直接在他的诗歌里 , 看到"冷"、、"寒"二字 。比如他在京任奉礼郎时所作的《李凭箜篌引》:
吴丝蜀桐张高秋 , 空白凝云颓不流 。
江娥啼竹素女愁 , 李凭中国弹箜篌 。
昆山玉碎凤凰叫 , 芙蓉泣露香兰笑 。
十二门前融冷光 , 二十三丝动紫皇 。
女娲炼石补天处 , 石破天惊逗秋雨 。
梦入神山教神妪 , 老鱼跳波瘦蛟舞 。
吴质不眠倚桂树 , 露脚斜飞湿寒兔 。
李贺诗作具有什么风格,李贺的写诗风格是什么-

文章插图
明明是在赞赏宫廷乐师李凭乐声有春色融融之感 , 可是李贺因为心中有寒气 , 所以感觉到的是音乐让自己的冰冷的心暂时融化了 , 这种潜意识在诗歌里就是"十二门前融冷光" 。融融入耳的音乐都能和"冷光"联系在一起 , 这也许就是李贺的特点吧 。不说玉兔 , 而言"寒兔" , 此诗意境确实阴冷 , 进一步体会"玉碎"、"泣露" , 更是如此 。
又比如著名的《雁门太守行》亦有"寒"字:"半卷红旗临易水 , 霜重鼓寒声不起" , "鼓寒"实则指鼓声低沉 。
"寒"不但出现在诗歌之中 , 李贺还开篇写"寒" 。《梦天》开篇第一句便有"寒"字:
老兔寒蟾泣天色 , 云楼半开壁斜白 。
玉轮轧露湿团光 , 鸾珮相逢桂香陌 。
【李贺诗作具有什么风格,李贺的写诗风格是什么-】黄尘清水三山下 , 更变千年如走马 。
遥望齐州九点烟 , 一泓海水杯中泻 。
神话中住在月中的玉兔和蟾蜍 , 李贺偏用"老"和"寒"来形容 , 凄凉之境顿生 。
即使没有"冷"、"寒"二字 , 类似的字眼也普遍存在于他的诗歌之中 。可见 , 他的内心充满着家族衰落、官场不得志的寒意 。比如 , 他最出名的、被毛泽东引用的"天若有情天亦老"出自《金铜仙人辞汉歌》:
茂陵刘郎秋风客 , 夜闻马嘶晓无迹 。
画栏桂树悬秋香 , 三十六宫土花碧 。
魏官牵车指千里 , 东关酸风射眸子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