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可以严丝合缝,为什么盖碗总有条“缝”?是不是工艺问题?

|紫砂壶可以严丝合缝,为什么盖碗总有条“缝”?是不是工艺问题?

文章图片

|紫砂壶可以严丝合缝,为什么盖碗总有条“缝”?是不是工艺问题?

文章图片

|紫砂壶可以严丝合缝,为什么盖碗总有条“缝”?是不是工艺问题?

文章图片

|紫砂壶可以严丝合缝,为什么盖碗总有条“缝”?是不是工艺问题?

文章图片

|紫砂壶可以严丝合缝,为什么盖碗总有条“缝”?是不是工艺问题?

文章图片

|紫砂壶可以严丝合缝,为什么盖碗总有条“缝”?是不是工艺问题?

文章图片

|紫砂壶可以严丝合缝,为什么盖碗总有条“缝”?是不是工艺问题?

文章图片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大鱼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在网上看到一个视频 , 讲紫砂壶的冷知识 。
点进视频 , 里面是个倒放的紫砂壶 。
用大拇指摁住壶嘴后 , 壶底朝天 , 倒转过来 。
接下来这一幕 , 让人暗暗称奇 。
奇怪 , 怎么壶嘴不会脱落呢?
难不成 , 牛顿发现的地心引力 , 就此将要打破?

熟悉内幕的茶客 , 一眼就能看清真相 。
这背后 , 和“拔罐”原理接近 。
本质上 , 不过是内外气压差造成的物理现象 。
不少壶型特殊的紫砂壶(壶盖与壶嘴口高度平齐) , 只要稍加尝试 , 都能轻松做到这一点 。
而盖碗因器型设计缘故 , 盖与碗是分离的 , 就没办法做到这点了 。
【|紫砂壶可以严丝合缝,为什么盖碗总有条“缝”?是不是工艺问题?】
《2》
看到那个“倒立不掉盖”的视频 , 想起之前看到的提问 。
有茶友观察到一个细节 , 他在对比了很多个盖碗后 , 发现一个普遍状态 。
和茶壶相比 , 盖碗很难做到严丝合缝 。
到茶具店挑盖碗时 , 整排盖碗看下来 , 大都如此 。
但紫砂壶就不一样了 , 紫砂壶的壶口 , 合缝性很高 。
哪怕合盖后推一推 , 也不会发现有缝隙 。
话说 , 这是不是盖碗的普遍缺陷 。
下次在买盖碗时 , 该怎么办才好?
其实 , 不用大惊小怪 , 这是正常现象 。

盖碗的盖与碗不能严丝合缝的原因 , 不外如下 。
首先 , 盖碗没有修口 。
紫砂壶在加工时 , 少不了修整壶口 。
但凡有多出来的泥料 , 都要削掉 。
但盖碗加工时 , 没有经过修口 , 自然难以完美合缝 。
其次 , 盖碗的碗与盖 , 是分开烧的 。
陶瓷在高温烧制过程中 , 会出现一定收缩比 。
因此 , 合盖之后会有一定缝隙 。
但只要合盖后盖子不来回滑动 , 能平稳放置 , 并不影响整体的实用性 。

最后 , 合盖过紧 , 反而不利于茶汤倒出 。
盖碗本身的泡茶职能 , 决定它不能严实合盖 。
因为 , 若是盖碗合盖后 , 一丝半点的缝隙都没有 。
注水之后 , 再合上盖 , 会出现很尴尬的状况——茶水没法倒出来 。
受到内外压强影响 , 整个盖子像是被牢牢吸住那样 。
既不利于揭盖 , 也不利于调整合盖角度 。
但茶壶不一样 , 茶壶是通过壶嘴倒出茶汤 。
茶汤流经壶嘴后 , 呈现柱状式倒出茶汤 。
但盖碗的出汤 , 仰仗合盖开口大小 。
顺着合盖的缝隙 , 茶水自然能顺利倾倒而出 。

《3》
论出汤顺畅性 , 盖碗更占优势 。
不论从哪个层面看(茶汤倒出速度、是否沥干) , 紫砂壶都比不过盖碗 。
白瓷盖碗 , 江湖别称是三才碗 。
有盖 , 有碗 , 还有底托 。
过去在直接喝盖碗茶时 , 底托的存在能发挥一定的承托作用 。
配套出现 , 必不可少 。
但在盖碗泡茶时 , 平日里 , 我们大多只用二才碗 。
有了茶盘托底后 , 盖碗自身的底托反而会显得功能重复累赘 。

说回正题 , 正因盖碗本身是“分离式”茶具 , 合盖角度能自由调整 。
泡茶过程中 , 更加有利于灵活发挥 。
若干茶体积稍大一些 , 如枝叶蓬松的秋寿眉散茶等 , 合盖开口即便大一些 , 也不必担心茶叶会顺着茶水流出 。
如果是个别条索纤细的红茶 , 还可根据具体情况 , 适当缩窄开口 。
往盖碗内注入沸水后 , 合盖倒出茶汤 。
顺着合盖缝隙 , 茶水能顺利倾倒而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