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衔:姚浙江海盐县秦山街道乡村医生

姚明,男,1954年出生 。初中毕业后,1969年10月成为“赤脚医生” 。跟老师学,然后去县医院短期培训 。1982年在海盐卫校学习一年,考了《乡村医生专业结业证书》 。1996年拿到《乡村医生执业许可证》 。扎根农村45年,现任海盐县秦山街道徐油车村社区卫生服务站站长 。三次获得全县优秀乡村医生称号 。2014年被评为“嘉兴市人民满意的社区医生” 。
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秦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徐油车村社区卫生服务站站长、乡村医生姚被评为2014年度“嘉兴市人民满意的社区医生” 。在鄢县99个联村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二三百名乡村医生中,只有姚获此殊荣 。
“姚这位扎根农村45年的老‘赤脚医生’,是普通乡村医生的缩影,向他展示了乡村医生不平凡的人生轨迹 。”日前,采访人员来到秦山街道采访时,该中心主任黄和副主任卢芳艳异口同声地这样说 。
“当了乡镇医生,首先要学会技术”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徐车村被称为洪光生产大队 。1969年10月,大队看中了初中毕业的姚的真性情,于是选他为“赤脚医生” 。他被送到邻村的老赤脚医生那里学了一针一把草治病,然后到县中医院和区医院短期培训 。几十年来,坚持自学姚 。他买了一套完整的中医中专教材,反复阅读,直到能把教材的所有要点都写下来 。特别是他学习了针灸推拿,不仅学会了相关的基础知识,还在自己身上一个一个地找准穴位反复扎针,体验了针灸手法和气机感应 。
现以针灸推拿治疗疾病有一定名气,尤其擅长治疗软组织损伤、颈肩腰腿痛、坐骨神经痛等 。
徐车村71岁的老太太朱患右肩肩周炎已有两三年了 。每次发作都是局部剧痛,拿不到衣服,晚上睡不着 。她总是去村卫生站找乡村医生姚 。姚医生每隔一天给她进行针灸、拔罐和按摩治疗 。三四次后,她肩膀的疼痛就止住了,总共医药费也就二三十元 。
姚明在用中医治疗常见病方面有很多经验 。他介绍,“陈二汤”是用来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慢性胃炎疗效满意 。
姚说,他每天至少要接诊40到50个门诊病人,最多的时候有60到70个门诊病人 。一半以上开中药加中药非药物治疗,四分之一来自周边村庄 。他来这里就医是因为他有一技之长 。
但姚认为,乡村医生一定是“学贯中西”的全才 。这要从他自己的经历说起 。1975年,姚的父亲经常肚子疼,就给父亲打胃舒平止痛,一直拖到父亲大便出血 。直到那时,他才被送到一家高级医院 。经检查,确诊为胃癌晚期 。虽然术后返老还童,但父亲去世时才49岁 。
这件事对姚触动很大 。他深感以自己有限的医学知识,看病是远远不够的 。因为对西医了解太少,耽误了父亲的病情,没能及时治疗 。从那时起,姚开始“中西医并重”地学医 。他说,做一名乡村医生,要学习西医和中医的基本功 。他刻苦自学西医,积极参加全科医生培训,边学边练 。当他遇到重病时
姚明介绍,徐有车村缺医少药,也是血吸虫病流行区 。他每天在田间地头、乡村里来回穿梭,治病防病,无病不起:挨家挨户打疫苗,分发口服糖丸预防“乙脑”,动员社员埋螺,配合医院调查治疗血吸虫病、钩虫病等地方病 。只要有空,他就会上山采集草药治疗常见病 。他的日薪是10个工分,和生产组长一样 。
为了方便村民就医,他每天晚上都睡在村卫生室,以便随叫随到 。每次出诊后,他总是守候在病人身边,直到转危为安 。徐车村位于水网地带 。当时没有公路,到县城有二三十里的水路 。划船送病人去县医院至少要2个小时 。姚说,划船的病人记不清有多少次了,但他只知道如何把许多病人从危险中解救出来 。
如今,海盐农村的医疗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姚“努力、忙碌”的服务精神不变 。
海盐县实行乡镇(街道)村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 。秦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属的许油车村社区卫生服务站,有三名医务人员,一名负责药房,一名担任护士 。姚负责的医疗 。他说,他仍然坚持每天出诊,出诊电话也有求必应 。他的“日历本”里没有周末,作息时间也没有区别 。
姚说,走访服务是他的日常工作 。今年春节前夕,秦山街道秦山村80多岁的老人许因中风住进了县人民医院 。回家后,他仍然瘫痪,左手左脚昏迷,卧床不起 。于是,的家人赶来请姚到诊所来 。姚明利用休息时间上门进行针灸、拔罐等治疗 。一个月后,徐老太太终于可以拄着拐杖起床走路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