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标准化研究如何走向数字化?

2012年2月,《纽约时报》的一篇专栏文章说:“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 。在商业、经济和其他领域,决策将越来越多地基于数据和分析,而非经验和直觉 。”量化是数字化的核心,数字化已经成为科技和社会发展的主旋律 。
标准化的基准是量化,如何进行中医药数据的标准化研究是当前中医药标准化研究的重要课题 。
中医整脊是一门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新兴学科 。它继承了中医的原始思维,用整体思维代替局部思维,用系统思维代替机械思维,用动态思维代替静态思维 。它从人体脊柱的功能解剖学出发,运用现代科学研究方法,研究人体脊柱损伤的病因和病理,揭示一系列量化数据,从而推动研究和数据标准化的进程 。
“脊椎弯曲理论”为脊柱疾病的数字化诊疗奠定了基础 。
本世纪初,中华中医药学会捏脊分会主任委员魏在中医“天人合一”理念的指导下,对人体脊柱的功能解剖进行了研究,发现人的脊柱从胚胎发育到出生后六个月与所有哺乳动物的脊柱相似,而人的脊柱在出生后六至七个月时是坐弯的 。一岁以后,站立行走,颈部曲线不出现 。从而否定了人体脊柱四曲是进化的观点,证实了功能需要3354站立行走才能形成颈椎和腰椎的前曲 。这两个弯决定了椎管的容积、脊神经的分布以及附着在脊柱上的所有肌肉韧带的方向和张力,还决定了颈椎和腰椎的运动功能以及椎间盘的位置和运动 。
“脊椎曲度理论”在功能解剖学研究的基础上,明确了所有的脊椎劳损性疾病都是由脊椎曲度紊乱引起的,并提出了旨在改善和恢复颈腰椎曲度的“直筋、调曲、练操”三大治疗原则 。
2007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立项支持“人体腰椎曲度形成机制及其与颈椎曲度关系的生物力学研究” 。在魏的带领下,课题组进行了一系列的尸体解剖、动物实验和X线动态研究,证明了腰大肌是腰椎曲度形成和稳定的主要肌肉力量 。腰肌的损伤失去平衡,导致椎体的旋转,椎体的曲度变小,甚至出现后拱和椎间盘突出 。同时在脊柱圆周运动规律(中轴线垂直力线)的作用下,发生继发性胸椎侧凸、颈椎旋转和曲度变异 。
结果表明,腰椎曲度不仅是正常人体脊柱发育的解剖生理,也是颈曲障碍、椎间盘突出、椎动脉痉挛、附属肌肉韧带损伤等所有颈腰部疾病的病因和病理 。可见,临床上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寰枢关节脱位等颈椎病都是由于颈椎曲度异常引起的 。腰椎曲度(以下简称“腰椎曲度”)障碍、腰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腰椎滑脱、青少年脊柱侧凸,几乎所有的腰椎疾病都是由腰椎曲度异常引起的 。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采用整体论的方法论,整合中医技术,以调整椎体曲度为目的,即使移位的颈椎和腰椎相互对齐,相互对位,以改善或恢复其正常的解剖和生理关系为最终治疗目的 。通过在国内15个协作单位近10年的临床观察,共收治颈椎病、椎间盘突出症、颈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症、青少年6万余例
“脊椎弯曲理论”的发现和临床应用,也为脊柱劳损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量化指标 。宗伟和他的技术团队首先调查了240名颈腰椎曲度正常的年轻人,用几何弓面积测量法测得中国人平均颈腰椎曲度面积,分别为14.10 cm2 (2.862)和32.36 cm2 (5.262) 。用正常的颈椎和腰椎曲度数据,结合各种临床数据,
正常的颈椎曲度(I级)是鉴别是否为颈椎损伤的诊断依据,颈椎曲度的病理改变(II级-V级)是诊断颈椎疾病严重程度的标准,也是决定治疗过程的评价 。颈腰椎曲度是否改善或恢复是评价治疗效果的一个量化指标 。在脊椎曲度理论的指导下,已经成为捏脊诊断的依据、治疗的目标和疗效评价的标准 。从而为脊柱疾病的数字化诊断和治疗奠定基础 。
体检和影像诊断丰富了脊柱疾病的诊疗资料 。
脊柱损伤的传统体检有丰富的数据指标,例如,正常颈椎、腰椎的活动度,四肢肌力的等级,神经系统功能的等级,都有量化的数据 。一些特殊体征,如腰椎间盘突出症直腿抬高试验,抬腿60度以上为阴性,60度为弱阳性,50度以下为阳性 。同时分为40度和30度为中强阳性 。膝腱反射从小腿反射弹跳的角度也可分为强、中、弱 。这些都可以用量化指标来评价,从而消除医患的模糊直觉 。
影像诊断,包括X线测量,包括测量椎体弯曲度、椎体旋转度、侧弯度和腰骶轴交角 。通过MRI和CT等测量椎管容积 。是脊柱损伤诊断的定量依据,疗效评价的标准,是脊柱损伤诊断和治疗的数据内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