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童年和现在孩子的童年?现在孩子的童年和父母童年的对比

我是一个农村孩子,童年是在农村度过的,所有与童年有关的记忆都和乡野有关、与玩有关 。长大了才知道,城里人管“玩”叫“游戏”,在我们农村从来都是叫玩的,土话讲“伯相” 。放学时,老师会叮嘱一句:先把家庭作业做完了再出去“伯相” 。父母则是常常虎着脸:作业不写好就到外头“伯相”,打断你的腿 。
【我们的童年和现在孩子的童年?现在孩子的童年和父母童年的对比】罗大佑的歌曲《童年》:“黑板上老师的粉笔,还在拼命叽叽喳喳写个不停,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游戏的童年 。”多年以后,当我第一次听到这首歌时感到特亲切,特有画面感,总觉得歌里能找到自己的影子 。
夏天一到,树上的知了很多,抓“花牛”,抓知了,对农村小孩来讲是很平常的事,常常是随抓随放,知了、“花牛”、蝴蝶一类的小东西,乡野地头随处可见 。
那个时候的作业是真的少,语文和算术加在一起,作业一般半小时不到就可全部搞定 。我的算术还是不错的,每到放学,几个发小会跟着我回家,待我做好算术后,大家就往家庭作业本上一抄了事,然后就一起出去疯 。许多时候打开作业本,看看老师的批阅,我们几个从来都是一起对、一起错,用春晚小品里的话讲:一样一样的 。
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道: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墙根一带好玩我没啥记忆,放学后在墙洞里掏土峰倒是记忆深刻 。蜜蜂在墙洞里扎堆后,从墙洞里飞进飞出会发出很大的“嗡嗡”声,循声而去不难找到土蜂的藏匿之处 。常常是我们待蜜蜂钻进土墙洞后,拿一根小棍子往洞里轻轻一捅,然后马上用一个塑料袋捂住洞口让蜜蜂飞进袋子,看蜜蜂在胀满空气的袋子里嗡嗡乱飞,翅膀与塑料袋碰撞后会发出“滋滋滋”的声音 。稍不留神被蜜蜂尾刺螫伤是常有的事,怕疼的回家在痛处抹点酱油,有无效果我不清楚,因为我是属于被螫了皮肉肿个小包也不在乎的那种 。土墙洞里捉蜜蜂,痛并快乐着 。

我们的童年和现在孩子的童年?现在孩子的童年和父母童年的对比

文章插图
做完作业,男孩子们玩打仗的游戏是最多的 。我们经常把最近在露天电影里看到的桥段复制到游戏中来,角色分“好人”“坏人”,一般是年岁稍大点的在孩子中有号召力的出演“好人”,年岁稍小的、跟屁虫级别的出演“坏人” 。董存瑞、小兵张嘎经常会出现在游戏中,《地道战》中汤司令听水缸的桥段也常常有,《英雄儿女》中王成的“为了胜利,向我开炮”的呐喊基本上每个男孩子都喊过 。
几十年前,我们只知道孙悟空,不知道奥特曼,我们常常在田间地头摘点瓜果梨桃吃,不知道肯德基,那时候的书包很小很轻……
现在想想,尽管那个时候没有电脑和手机,但我们没有那么多的家庭作业,没有那么多的课外辅导,只要一放学就能和发小们成群结队做游戏,真好!
等待游戏的童年,一定是如今孩子们向往的生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