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树叶的诗句?赞美树叶的诗句有哪些( 二 )
秋姑娘停留在微风中 , 一片片叶子纷纷飘落 , 唯有不畏寒风的树叶仍然不动 , 抗畏着秋风 。红的、黄的、绿的 。。秋天真是一个绚丽多彩的季节 。
我沿着幽雅的小路一直向前走 , 林中的小鸟被我的脚步声吓到 , 飞向蓝天……我便于工作停下来 , 一看 , 我已来到了红色的世界——红枫林 。望着漫山的红枫 , 远远望去就像红色的海洋 , 那种红色鲜艳夺目 。我不由自主地走了过去 , 捧起一把枫叶 。哇 , 它好美!像一个巴掌 , 鲜红、鲜红;像一把扇子 , 平平展展;像一朵盛开的鲜花 , 永不凋谢!临走 , 我拣起一片绿色的红枫 , 我会将它作为青春、美丽、激情的象征 , 永远珍藏!我再回头看看 , 这座长满红枫的山整个就像一堆顽强的烈火 , 不管经历多少风吹雨打 , 都永不熄灭的生命之火
5.关于树叶的诗
说 “ 木叶 ” 林庚 “袅袅兮秋风 , 洞庭波兮木叶下 。”
( 《九歌》 ) 自从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 , 它的鲜明的形象 , 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 , 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 。如谢庄《月赋》说:“洞庭始波 , 木叶微脱 。”
陆厥的《临江王节士歌》又说:“木叶下 , 江波连 , 秋月照浦云歇山 。”至于王褒《渡河北》的名句:“秋风吹木叶 , 还似洞庭波 。”
则其所受的影响更是显然了 。在这里我们乃看见“木叶”是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
“木叶”是什么呢?按照字面的解释 , “木”就是“树” , “木叶”也就是“树叶” , 这似乎是不需要多加说明的;可是问题却在于我们在古代的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看见用“树叶”呢?其实“树”倒是常见的 , 例如屈原在《橘颂》里就说:“后皇嘉树 , 橘徕服兮 。”而淮南小山的《招隐士》里又说:“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
无名氏古诗里也说:“庭中有奇树 , 绿叶发华滋 。”可是为什么单单“树叶”就不常见了呢?一般的情况 , 大概遇见“树叶 ” 的时候就都简称之为“叶” , 例如说:“叶密鸟飞碍 , 风轻花落迟 。”
( 萧纲《折杨柳》 ) “皎皎云间月 , 灼灼叶中华 。”( 陶渊明《拟古》 ) 这当然还可以说是由于诗人们文字洗炼的缘故 , 可是这样的解释是并不解决问题的 , 因为一遇见“木叶”的时候 , 情况就显然不同起来;诗人们似乎都不再考虑文字洗炼的问题 , 而是尽量争取通过“木叶”来写出流传人口的名句 , 例如:“亭皋木叶下 , 陇首秋云飞 。”
( 柳恽《捣衣诗》 ) “九月寒砧催木叶 , 十年征戍忆辽阳 。”( 沈佺期《古意》 ) 可见洗炼并不能作为“叶”字独用的理由 , 那么“树叶”为什么从来就无人过问呢?至少从来就没有产生过精彩的诗句 。
而事实又正是这样的 , 自从屈原以惊人的天才发现了“木叶”的奥妙 , 此后的诗人们也就再不肯轻易把它放过;于是一用再用 , 熟能生巧;而在诗歌的语言中 , 乃又不仅限于“木叶”一词而已 。例如杜甫有名的《登高》诗中说:“无边落木萧萧下 , 不尽长江滚滚来 。”
这是大家熟悉的名句 , 而这里的“落木”无疑的正是从屈原《九歌》中的“木叶”发展来的 。按“落木萧萧下”的意思当然是说树叶萧萧而下 , 照我们平常的想法 , 那么“叶”字似乎就不应该省掉 , 例如我们无妨这么说:“无边落叶萧萧下” , 岂不更为明白吗?然而天才的杜甫却宁愿省掉“木叶”之“叶”而不肯放弃“木叶”之“木” , 这道理究竟是为什么呢?事实上 , 杜甫之前 , 庾信在《哀江南赋》里已经说过:“辞洞庭兮落木 , 去涔阳兮极浦 。”
这里我们乃可以看到“落木”一词确乎并非偶然了 。古代诗人们在前人的创造中学习 , 又在自己的学习中创造 , 使得中国诗歌语言如此丰富多彩 , 这不过是其中的小小一例而已 。
从“木叶”发展到“落木” , 其中关键显然在“木”这一字 , 其与“树叶”或“落叶”的不同 , 也正在此 。“树叶”可以不用多说 , 在古诗中很少见人用它;就是“落叶” , 虽然常见 , 也不过是一般的形象 。
推荐阅读
- 布达拉宫的传说?布达拉宫的传说
- 婴儿血小板高的原因及后果
- 婴儿容易溢奶的原因
- 巨大儿的智商有问题吗
- 怀的是男孩女孩的征兆
- 形容长街的句子?形容古街的诗句
- 新生儿溢奶和吐奶的区别
- 胎儿没胎心是缺叶酸
- 法洛四联症的四种畸形
- 心情不好累的句子?心里很累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