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女友不能生育,“少将公子”为家产对其弟下毒手,97年武汉谋杀案( 二 )


为了解开隐藏在案件中的一个个谜团 , 刑警大队的同志们在死者父母的单位及住处周围 , 以死者失踪前后的情况为重点 , 展开了大面积、全方位的调查走访 。 结果 , 死者姐姐李谨的男友刘正有引起了侦查员们的极大兴趣:李鑫于2月初失踪后 , 李母多次要求刘正有去报社刊登“寻人启事” , 刘却莫名其妙地屡屡借故推辞 , 气得李母与刘大吵了一架后 , 亲自前往报社办理了有关手续;时隔一周 , 刘正有与李谨突然不辞而别 , 远走北京 , 说是去开发廊赚大钱 , 不混出个人样不回家 。
可是 , 当侦查员向李鑫的父母询问刘正有的身份来历时 , 他俩却把头摇得像货郎鼓一般 , 什么都说不清楚 , 只记得女儿李谨曾经讲过 , 刘正有的父亲是个“少将” , 刘本人曾在北京某单位担任过保安队的副队长 。
有着丰富阅历和破案经验的刑警大队副大队长沈刚良听取了下属的情况汇报后 , 当即指出 , 少将的儿子住在平民家里近一年而无亲友书信来往 , 这不符合逻辑;刘正有偕同李谨出走是为了开发廊赚大钱 , 在情理上更说不通 。 所以 , 下一步的调查应围绕“刘正有是何许人也”这个重点展开 , 力求深入、细致、具体 。

伴随着侦查员们忙碌的身影 , 有关刘正有的种种疑点源源不断地汇集到沈刚良副大队长的手上 。
其一 , 刘正有多次向左邻右舍表白自己在李鑫失踪的时候正在睡觉 , 并在出走前留在邻居家中的两封信里极力为自己辩解;
其二 , 刘正有在武汉既身份不明 , 又无正当职业 , 在其临时打工的地方 , 都反映过有财物被盗的现象 , 且案发后难觅刘的踪影;
其三 , 刘正有偕同李谨出走以后 , 曾从北京寄回一封信 , 除重复“自己无辜 , 李母无端怀疑”的陈词滥调外 , 只说已在京开办了一家发廊 , 但信纸和信封上都没有留下通讯地址 , 给人一种神秘兮兮的感觉 。
综合以上种种情况 , 经过认真分析研究 , 刑警大队决定兵分两路:一路由副大队长沈刚良和侦查员韩静均、毛庭国、朱少池等4人组成 , 任务是赶赴北京 , 按照信封邮戳上的“丰台区”这条唯一线索 , 设法搜索到具有重大作案嫌疑的刘正有;另一路由侦查员王攀、刘康等组成 , 继续进行调查核实工作 , 力争发现更多的线索和证据 。
3月15日 , 沈刚良等人带着刘、李二人于2月21日发自北京市丰台区的那封信 , 风尘仆仆驱车北上 。 为了争取时间 , 人们轮流驾车 , 日夜兼程 。

到达北京后 , 当地警方给予了大力支持 , 派出专人协助他们开展调查工作 。 可是 , 丰台区方圆有一百多平方公里 , 常住人口达数十万 , 流动人口和暂住人口更是多如牛毛 , 要想在茫茫人海中搜寻来到丰台区仅仅一月且不知确切地址的刘正有和李谨 , 无异于大海捞针
然而 , 沈刚良等人怀着必胜的信念 , 一个派出所又一个派出所、一个村庄又一个村庄地艰难搜寻着 。 整整五天五夜 , 他们车不熄火 , 人不驻足 , 饿了以方便面充饥 , 困了以车座当床 , 在大半个丰台区内留下他们的足迹 。
3月20日上午 , 他们在丰台区卢沟桥乡“中德劳务信息中心”发现了一则以刘正有名义登记的招聘信息 。 据该中心工作人员回忆 , 当时来办理招聘登记手续的是一对青年男女 , 说是在卢沟桥乡开办一家“谨谨发屋” , 需要聘用两个“小姐” , 希望该中心尽快举荐合适人选 。 然而 , 由于业务繁忙 , 该中心工作人员未详细询问刘的确切地址 , 仅留下了刘正有的一个无线寻呼机号码 , 以便日后联系 。
应沈刚良等人的要求 , 该中心工作人员给刘正有发了个寻呼 。 不久 , 一个男子以生硬的北京方言回电话给该中心:“喂 , 请问你们打BP机 , 有什么事?”
按照沈刚良等人的事先安排 , 该中心工作人员以轻松的口吻回答对方:“是刘正有吗?你上次登记要招聘两个年轻女服务员 , 我们已经物色到合适人选 , 她们就在我们这儿 , 请你抽时间来我们这儿看一看 , 如果满意就可以马上签合同 。 ”

谁知 , 电话那一头的男子却说:“对不起 , 我不是刘正有 , 我是他的表弟 。 前几天 , 我表哥和表嫂一道去广州做生意了 , 现在不在北京 , 他要招聘的两个‘小姐’现在已经不需要了 , 麻烦你们给注销登记吧 。 ”说完 , 电话便“喀哒”一声挂断了 , 根本不给该中心工作人员再度说话的时间 。
一直在旁边凝神细听的沈刚良副大队长眨了眨眼睛 , 充满自信地说:“这个狡猾的家伙自以为聪明 , 殊不知已经露出了狐狸的尾巴!如果我判断得不错 , 打电话来的这个男子十有八九就是刘正有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