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中孔子与颜回的对话?孔子问颜回关于能力的问题( 二 )


这里颜回做到了“虚和一” 。
“虚” , 有而不藏 , 知识多并不觉得沉重 。虚是一种空杯心态;“勉而一 , ”人能够勤勉专一 。不会因这个复杂矛盾对立的世界而纠结 , 因为对立的双方都是一体的 。
“端而虚 , 勉而一” 。颜回也是有真功夫的 , 这六个字也到了人狠话不多的程度 。
但就是这样 , 孔子还是不放心 。

庄子中孔子与颜回的对话?孔子问颜回关于能力的问题

文章插图
曰:“恶!恶可!夫以阳为充孔扬 , 采色不定 , 常人之所不违 , 因案人之所感 , 以求容与其心 , 名之曰日渐之德不成 , 而况大德乎!将执而不化 , 外合而内不訾 , 其庸讵可乎!

孔子说:“这怎么行!卫君年少气盛 , 喜怒无常 , 大家都不敢违逆他 。
“因案人之所感 , 以求容与其心” , 这里“案”通“按” , 总是压抑别人 , 畅快自己 , 你想说他 , 他就钳制你 , 叫你不敢进谏善言 , 让他做好事是很难的 。“名之曰日渐之德不成 , 而况大德乎!”一个国君 , 不做好事 , 小德都成就不了 , 何况大德 。
这种人顽固不化 , 根本不会采纳你的意见 。你要去纠正他 , 仅仅靠个人修养怎么可行呢!
颜回被孔子教育 , 有点领悟了 , 说:
“然则我内直而外曲 , 成而上比 。

颜回说:“我就改变策略:一是内心耿直 , 固守原则;二是表面恭顺 , 顺应现实;三是上比古人 , 援引历史教训 , 借古谏今 。
庄子中孔子与颜回的对话?孔子问颜回关于能力的问题

文章插图
这里有儒家的“外圆内方” , 外面圆融一点 , 不刺激别人 , 找到改变他人的衔接点 。但内心能够坚守自己的道 。这里颜回提出三个要点:“内直” , 里面修道 , 直心是道场;“外曲” , 外面圆滑一点;“成而上比”不断地接近榜样的力量 , 彼此慢慢升华 。
从孔子和颜回的对话里 , 我们看到了师徒彼此的引导 。孔子引导颜回进步 , 也是庄子引导后人在修道上进步 。
颜回说了自己的方法 , 同时做了一些延伸 , 好像在找理论基础 。
内直者 , 与天为徒 。与天为徒者 , 知天子之与己 , 皆天之所子 , 而独以己言蕲乎而人善之 , 蕲乎而人不善之邪?

做到内心正直 , 和自然做同类 , 天人合一 。
认同自然的人 , 相信君臣都是自然之子 。君主和我都是上天的孩子 , 自然而然 , 天生平等 。既然大家平等了 , 又何必希望别人说好话 , 或者害怕被人指责 , 也不再要求他人说自己对 , 介意别人说自己不对呢?
庄子中孔子与颜回的对话?孔子问颜回关于能力的问题

文章插图
“内直者 , 与天为徒 。”天人合一 。“与天为徒者” , 效法天 , 犹如老子的“人法地 , 地法天” , 然后人世间一切平等 。不在观点上要求别人 , 也不再贴标签 。
“而独以己言蕲乎而人善之 , 蕲乎而人不善之邪?”意见很容易成为偏见 , 那么大家都给对方说话的自由 。对与不对先放两边 。
若然者 , 人谓之童子 , 是之谓与天为徒 。

一个人有这样的心态 , 就好像孩子一样 , 有了孩子的赤子之心 , 更合自然 。
颜回有天真的一面 。
外曲者 , 与人之为徒也 。擎跽曲拳 , 人臣之礼也 。

表面屈从的人 , 认同于社会(社会是人组成的) 。认同于社会的人 , 使自己的行为顺应现实 。“擎跽曲拳 , 人臣之礼也 。”双手高擎笏版 , 两腿长跪 , 折腰叩头 , 恭行臣僚之礼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