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的7种手法 写作手法有哪些( 二 )


【例如】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有关月色的描述:“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写月而偏不言月,但“积水空明”比“月色如霜”之类的描述要更加清明澄澈,更加传神 。这种高超的手段,似乎特殊实用于今天这个传媒高度发达的影像时期 。
五、显示进程动作化
所谓动作细节描述,顾名思义,就是对人物渺小的动作的描述 。进一步讲,描述人物行为时,不仅要写出他在做什么,更要写出他在怎样做,特殊是他“怎样做”时常被人疏忽的细枝末节,即看似无关紧要的“小动作”,以此来凸显人物的个性特点——思想的、品德的、性情的、心理的以及习惯的,等等,就是“于细微处见精力”
【例如】朱自清在《背影》一文中记叙了当年他和父亲在浦口东站相别的情景: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尽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我赶紧拭干了泪 。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 。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 。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 。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 。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 。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 。等他的背影混入来交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
六、心理描述多样化
当代文艺评论家侯金镜先生说过:“文学的目标不在于告知人们生涯中产生了些什么事情,而是告知人们为什么产生了这样的事情,这就要揭示人的心理世界、情感世界,用以影响读者的心理世界和情感世界 。”“文学如果不能描述出人的心理运动,就没有文学 。”写好人物的心理运动,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心理描述就是将人物心坎的喜、怒、哀、惧、机密和抵触,活泼具体地出现给读者 。其办法大体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直接描述,它包含:心坎独白、梦境幻觉描述等;另一类是间接描述,它可借助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环境等描述来描绘人物的心理 。
直接心理描述:心理分析、心坎独白、情感直感、梦境幻觉
1、心坎独白式
就是自己对自己讲的无声的话 。人在不同的心理状况下会对自己讲不同的话,这不同的话就能反应人物不同的心理状况 。把特定状况下自己对自己讲的话详尽地描述下来就能活泼地表示出人物的心理 。
【例如】“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我再也不能学法语了!难道这样就算了吗?我从前没好好学习……想起这些,我多么后悔!”
这是《最后一资源网课》中一个失去了自己领土的儿童——小弗朗士的心坎独白 。当他知道这是“最后一课”之后,心坎悔恨万分,理解了上这“最后一课”的意义,觉得了它的名贵 。心理描述具体细腻,形象可感 。
这是最为常见的应用最普遍的一种人物心理描述法,采取这种办法,一般常用“他觉得……”、“他认为……”、“他以为……”、“他想……”、“他回想……”、“他思索着……”等症结的字眼作为显著的标记 。当然,也可以不用这些词语,直接通过文章中人物的心坎来表示人物的心理运动 。
2、 梦境式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境、幻觉是现实生涯的弯曲反应,是思想意识的变形图画 。幻觉是人在极度紧张的状况下,眼前或耳边会有虚幻的画面或声音,其内容往往是自己最怕看到或听到的,把这些详细地描写下来,就能十分精确地表示人物的心坎世界,揭示文章的主题 。因而描述梦境和幻觉实在是透视人物心灵隐秘的一条通道,一条捷径,它是人物心坎的最好写照 。
【例如】《藤野先生》一文的结尾:“每当夜间疲惫,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孔,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明,而且增长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支烟,再持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
鲁迅先生通过幻觉,描写出自己对先生的无比怀念和无穷敬佩之情 。
间接心理描述:表情、动作、语言、景物
1、神态表示式
【例如】在《家乡》中鲁迅先生这样写中年闰土的神态: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乐和悲凉的神色;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 。他的态度终于恭顺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