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伯夷叔齐的故事,伯夷列传中的伯夷与叔齐是什么关系-

伯夷叔齐有两件事留名于世,一是他们兄弟二人不为王位相争而相让,是令人尊敬的美德,二是武王伐纣后,他们兄弟二人耻食周粟,采薇而食,饿死于首阳山 。尤其是是第二件事在古代被视为抱节守志的典范的 。

关于伯夷叔齐的故事,伯夷列传中的伯夷与叔齐是什么关系-

文章插图
有人是说他们不食周粟是愚忠,这是狭隘的,无论是古代还是现在他们的选择都要令人敬佩的一面 。
在儒家眼中,他们的行为自然是备受尊敬的,但是也不能把他们的行为视为君臣纲常的那一套 。
比如,孔子就曾评价过他们的行为 。
孔子的弟子子贡问孔子“伯夷叔齐何人也?”孔子立即回答说:“古之贤人也 。”
子贡又问:“他们对所作的事不觉得后悔吗?”
孔子说:“他们求仁而得仁,没有什么后悔的 。”
在孔子眼中,原伯夷叔齐的行正符合儒家的价值观 。儒家认为,人生价值不在于你能获得什么功名利禄,而在于你对社会作了什么,在后世对你的评价中来体现人生价值,这就是所谓的留名千古 。
后来儒家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工具,用伦理纲常将伯夷叔齐树立为典范,则是偏了 。
伯夷叔齐的价值在于他们是以身殉道,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他们坚持自己的信仰 。
关于伯夷叔齐的故事,伯夷列传中的伯夷与叔齐是什么关系-

文章插图
韩愈在《伯夷颂》 说“士之特立独行,适于义而已,不顾人之是非,皆豪杰之士,信道笃而自知明者也 。”
从这个角度,伯夷叔齐是绝对的“义士”,是坚定信道者,所以他们在中国、朝鲜、日本、越南等过都是历代赞誉歌颂的人物 。
伯夷叔齐两人表现出的另一个价值是气节 。
他们“不降其志,不辱其身”,宁死不愿意失去气节的精神才是最宝贵的 。
后人采用这个故事来表彰保持气节的人,谴责投降变节的行为 。
他们的选择对炎黄子孙形成高尚的气节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关于伯夷叔齐的故事,伯夷列传中的伯夷与叔齐是什么关系-

文章插图
元人劝降文天祥时说:“国己亡矣,杀身以尚,谁复书之?”文天祥正言以答:“商非不亡,夷齐自不食周粟 。人臣自尽其心,凯问书与不书?”并咏诗抒怀“饿死真吾事,梦中行采薇 。”
他们的气节正是人要宣传的“正能量”,而且也的确起到很大的教育意义,历代守节不屈者很多,变节者都被钉在耻辱柱上 。
就如韩愈所说“微二子,乱臣贼子接迹于后世矣” 。
【关于伯夷叔齐的故事,伯夷列传中的伯夷与叔齐是什么关系-】纯粹是太迂腐了,那生命不当回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