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时宰相是几品,唐朝的宰相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职-

谢谢邀请 。
这个命题有点大,要想了解唐代相权,尤其是相权对皇权的制衡情况,就得先了解皇权和相权数千年的斗争和演化过程 。
一、相权的演化
从古到今,皇权和相权就是一对欢喜冤家,皇权想自己说了算,相权一直不愿意,双方你消我长,你进我退,一直斗到“我大清”才分出胜负:皇权完胜,相权几乎完全消失,中国彻底进入专制社会 。
这一点其实从皇帝和宰相日常办公的形式上就可以看出来 。先秦是君臣都跪着(没发明凳子),所谓促膝长谈,最典型的是秦孝公和商鞅、秦昭王和范雎,跪在那里一聊就是三五天(也不知道腿麻不) 。后来有了椅子,除了上朝,皇帝和宰相有事也是坐着商量,上面的平易近人,下面的也不觉得拘束或者失礼,即所谓“坐而论道” 。这种和谐的场面被赵匡胤给打破了,有一次范质、王浦等人被叫到宫内议事,谈了一会,老赵说,你们过来看看这份文件 。几个人也不疑有他,但等看完文件回来的时候,椅子没了——老赵故意让人给撤了——这一点老赵做的虽然不厚道但也情有可原:和“杯酒释兵权”一样,他想彻底消除五代乱权遗患,树立皇帝权威 。但是,这时候椅子虽然给撤了,但宰相的实权还在 。一直到大明朝,朱元璋为了皇帝一家独大,直接取消了宰相这一职位,设立内阁 。但他没有想到的是,后来的内阁却逐渐发展成了像唐朝一样的宰相班子,而且对皇帝的制衡几乎具备了现代民主政体的基本模式 。到了清代,雍正设立军机处(皇帝的私人秘书班子),绕开并在后来实际架空了内阁 。乾隆又进一步撤销了议政王大臣会议,中国专制制度达到顶峰 。大臣(奴才)们和皇帝汇报个事,别说“坐而论道”,也别说站着,就一直跪在那里,战战兢兢、诚惶诚恐,皇帝不说平身连头都不敢抬起来 。
二、唐代的相制
扯得有点远了,说回唐代的相制 。
(一)群相制时期 。以太宗、高宗两朝最为明显 。这是一种集体宰相制,即三省合议:中书省负责起草政令、门下省负责审核驳议、尚书省负责颁布施行 。同时,三省还有一项“驳议”权——对皇帝不合规定的命令进行拒绝并驳回 。这不仅让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分工合作、相互制衡,更重要的是还能够对君权形成有效制约 。在这一制度下,不管级别高低,只要符合条件(如三省六部长官、仆射、门下侍中等)即可入相(如同平章事),所以这一时期的宰相一般在六到十人之间,如高宗刚刚登基的时候就有长孙无忌、李勣、褚遂良等九个宰相 。
(二)首相制时期 。始于中宗(实际上是武后临朝称制),玄宗时期确定下来 。中宗继位后,裴炎为相,在武后的授意下,他悄无声息地将政事堂从门下省迁到了中书省——这就几乎相当于取消了门下省的驳议权,中书省(按武后的意思)出完旨后没有反对意见了 。同时,裴炎以首席宰相制代替了原来的“群议”制度,政令施行、人事任免等全由他一个人说了算 。玄宗时期,宰相人数已经大为减少,一般为二到三人 。开元十一年,著名宰相张说的改革将“首相制”彻底确定了下来:将政事堂改为“中书门下”,成为最高权力机构,更重要的是,原来三省六部长官不再“兼相”——这样一来,三省六部的分权、制衡体制全面瓦解,帝国的行政权力被高度集中到宰相手里 。这不仅让宰相的数量进一步降低,更埋下了后来李林甫、卢杞等人独断朝纲和牛李党争的祸根 。这一时期的特点是正、副手组合,如玄宗朝的姚崇、卢怀慎,张说、张嘉贞,张九龄、源乾曜等 。
(三)独相制时期 。唐代并没有专门设立这一宰相制度,而是后期不由自主地形成了独相制 。这种情况不仅始于李林甫,而且他还是时间最长、权力最炙、祸害最大的“独相” 。造成这种情况的“罪魁”仍然是唐玄宗李隆基,在李林甫之前,他用相的原则是“专而不长”,因为他知道,一个宰相如果当权时间过长,就容易形成自己的政治势力,也就是所谓的“朋党”,这对皇权是极为不利的 。所以,无论是姚崇、宋璟,还是张说、张九龄,虽然人品和能力俱佳,但任期一般均为三年左右 。那么,后来的李林甫为什么能独相19年呢?对比一下的话可以看到,前期的那群才华横溢的名相都是做“正事(政事)”的,而不学无术的李林甫是做“人事”的——皇权已经稳固,社会已经稳定,盛世已经来临,李隆基要开始享受了,这时候的他不需要能臣,更不需要诤臣,而是需要一个知心体己、善解人意的“弄臣”——李林甫恰逢其会 。于是,“一言堂”时代来了,唐初形成的“分权”、“群议”、“封驳”等民主制度顿时荡然无存 。而且,以李林甫为榜样,杨国忠、元载、李吉甫、杨炎、李逢吉、卢杞等人先后登场,把朝堂当成自己谋私利甚至泄私愤的平台,并最终迎来了导致李唐王朝政治崩坏、纲常紊乱的著名党争——“牛李之争”——“德裕、宗闵各分朋党,更相倾轧,垂四十年” 。继“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之后,由权力高度集中带来的“党争”,成为了让大唐彻底走向深渊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