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为什么不杀柴?宋朝柴家为什么不能杀
下面由小编给大家带来宋太祖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 。
有一说一,宋太祖虽然篡夺了后周江山,但是对柴荣剩下的血脉、族人虽然说不上特别好,但也要比古代历史上,夺权弑族的篡位者好得太多 。
一直到南宋,柴荣的嫡系子孙都还在历史记载中存在身影(期间改了姓氏,后来又复姓柴),这对于以往任何一个篡位的世家来讲都是难得的 。与柴家遗族相比,宋太宗在位期间,赵匡胤的两个儿子先后死去,这意味着血浓于水都未必能够善终,因此柴家能够善终,这能把赵家人称之为“道德楷模”了 。
当年宋太祖在陈桥兵变后,返回汴京让周恭帝柴宗训禅让给他,这才算完成了权力的转移 。因为这种登基的方式属于和平地、温和地过渡,而且柴荣剩下的四个儿子中,最大的柴宗训也才七岁,所以赵家以及柴家当时的矛盾并不大 。
文章插图
关于宋太祖在皇宫里看到柴荣的幼子,然后大臣建议宋太祖杀了他们的故事是记载在北宋的王銍《默记》之中:
太祖皇帝初入宫,见宫嫔抱一小儿,问之,曰:“世宗子也 。”时范质与赵普、潘美等侍侧,太祖顾问普等,普等曰:“去之 。”潘美与一帅在后,独不语 。
兵变成功后,并且接受了柴宗训的禅让,某一日,赵匡胤带着几位大臣巡视皇宫 。其中范质本就是后周世宗留给柴宗训的重要文官,而赵普是赵匡胤最铁的心腹,随行的潘美是赵匡胤在高平之战后逐渐提拔在禁军中的地位,最后才成为了赵匡胤的得力助手 。
不过随后的结果却是,赵匡胤在问了他们几个该怎么处理柴荣的幼子的时候,除了潘美不说话以外,赵普、范质都建议赵匡胤杀了他 。这个幼子,据后来的记载,是为柴荣的第五子,后周恭帝朝被封为曹王的柴熙让 。
但赵匡胤没有答应,他看着不说话的潘美,问了潘美的意见:
太祖问之,美不敢答 。太祖曰:“即人之位,杀人之子,朕不忍为 。”美曰:“臣与陛下北面事世宗,劝陛下杀之,即负世宗;劝陛下不杀,则陛下必致疑 。”
文章插图
在这件事情上,潘美十分谨慎,但也很坦诚 。潘美对赵匡胤说的理由是,不管说杀还是留这个周世宗的幼子,潘美都要对不起一个人,不是对不起赵匡胤,就是要对不起周世宗 。赵匡胤也是听了潘美的话之后,做了一个决定,决定不杀这个世宗幼子,而是把他过给潘美当成侄子:
上曰:“与尔为侄 。世宗子不可为尔子也 。”美遂持归 。太祖后亦不问,美亦不复言 。后终刺史,名惟吉,潘夙之祖也 。
或许是因为潘美的坦诚,也可能是出于对世宗遗子地位的打压,赵匡胤将他过给一个武官当作侄子 。后来这个世宗幼子改名为“潘惟吉” 。
看到这里,大概对宋太祖看到世宗幼子是杀是留这件事已经有了一个清晰的结果 。可同样的,这个《默记》中所记载的这个故事,是有问题的 。
潘惟吉,在《宋史·潘美列传》中所记载的是为潘美从子,但其中没有提及他本身是柴荣五子柴熙让 。而在北宋欧阳修编著的《新五代史》中,柴熙让与另外一个世宗幼子柴熙谨是属于北宋建立后失踪人口的状态:
“熙让、熙诲不知其所终 。”
文章插图
这样就意味着,王銍写这个故事的时候,并不是严格按照史料的客观性来书写的 。这样一说,难免就会让人觉得王銍有拍赵宋家族马屁,给宋太祖洗白的嫌疑 。但紧接着,问题也来了,在《宋史》的记载中,又出现了柴熙谨在宋太祖乾德二年去世的记载:
“冬十月戊申,周纪王熙谨薨 。辍视朝 。”
《宋史》虽然也没有记载着柴熙让去了哪里,但是从《新五代史》、《默记》、《宋史》三本书的角度来看,这三本书简直是自相矛盾,而《宋人轶事汇编》中的记载,也强调了《默记》中所说潘惟吉是柴荣之五子的事 。本来《默记》里记载的宋太祖所作所为是一件让人值得欣慰的好事,可经过几本书的自相矛盾以及混淆,到底当年存不存在大臣劝宋太祖杀柴荣幼子一事都难说 。
而柴熙让的下落成谜,柴熙谨又在赵匡胤登基四年后去世,按道理来讲就是个十岁不到的小孩,柴谨诲更是明确记载了,让开国将军卢琰带走收为了义子 。所以真实历史中的潘惟吉,和《默记》故事中的那个潘惟吉极有可能没有任何关系 。
推荐阅读
- 杀岳飞的是宋高宗还是秦桧?南宋为什么要杀岳飞_1
- 月季花的诗句?描写月季花的诗句优美的
- 最美唐诗宋词女孩取名带寓意?好听的唐诗宋词名字
- 宋朝的货币及货币政策?宋代货币发展的特点
- 朱元璋的下巴怎么那么长?朱元璋的下巴
- 杀岳飞的是宋高宗还是秦桧?为什么秦桧害岳飞
- 朱棣兄弟朱权的下场?明太祖之子朱权编写的
- 有关亲情的故事简短?关于友情的小故事简短
- 宋代的代表刑法是刺配?宋代刺配制度
- 晁盖为什么上梁山?宋江拒绝晁盖入梁山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