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实习报告(实习报告范文)( 二 )


(三)工作总结
总的来说,这次实习还是比较顺利的 。学到了很多知识,也暴露了很多问题 。
第一,思考自己的兴趣和职业发展 。
在参与商业互动的过程中,我一直保持着学者心态,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思考很多问题,但这个过程也直接导致了我无法参与实际工作,我开始反思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未来的职业选择 。
首先,我发现我不喜欢从事商业活动,虽然在我真正投身其中之前,我对它有一定程度的向往 。复杂的人际交往,追求利益最大化,在我看来,不仅无聊,而且讨厌 。
其次,我发现自己从事这个领域的能力还是欠缺的,尤其是人际交往能力 。诚实坦率的性格让我很难学会如何巧妙地促进“微妙”的人际关系 。把共同兴趣作为人际交往的唯一标准,让我原有的行为模式面临巨大挑战 。我不擅长“八面玲珑”的商业人际交往 。
所以这次实习坚定了我的学术生涯规划,回到了当初的梦想——当一名大学老师 。就我而言,学术和科研是最适合我的 。我不仅喜欢做研究人员,大学三年的学习也让我有了这个信息资源网络的基础,从事学术活动最有可能给我的人生带来成功 。
工作
第二,思考社会,思考现实 。
象牙塔大学教育和现实生活确实差距很大 。实习期间,我学会了尊重现实 。
“知识来源于生活,又会回到生活中来”,这是实习带给我最大的感受 。单纯从书本和文学中学习知识,渐渐让我忘记了知识积累最根本的目的:改造社会,探索真理 。筛选简历的经历让我明白,把书本上的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并不是一个“乌托邦”的过程,人不可能按照自己的理想或设计,让现实符合知识的框架,而应该尽力利用知识,让它符合现实 。简单来说,知识只有对实际生活有帮助才是有用的,否则就成了自娱自乐 。
尤其是在使用SPSS软件的过程中,对此深有体会 。在通常的心理学研究中,我们在很多情况下都不自觉地承认了一个假设前提:分布是正态的 。所以我们的数据分析往往直接使用一些基于正态分布假设的公式和方法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很多情况是未知的 。在商品销售分析中,我常常下意识地(心理学上称为“无意识”和“自动化”)用正态分布的区间估计公式来评价每种商品的定价与其销售量的关系 。最后的结果表明,这个估计是错误的 。为什么呢?我们的产品都是高端音响设备,产品的定位和同行有着巨大的差异 。所以对于我们公司来说,产品越贵,销量越高,这不仅仅是太分散 。也就是说,对于只专注于高端产品的公司来说,商品价格越高(只要在客户可承受范围内),客户往往越觉得物有所值 。
所以这次实习给了我一个重要的启示:无论从事什么行业,现有的知识都不能盲目使用,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总而言之,对于已经走出社会的大学生来说,要懂得尊重现实 。
三、专业知识的应用与思考
心理学知识贯穿于现实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以一种学习的态度走向社会 。我不断地回顾和思考 。在这个过程中,最成熟的思考来自于对职业心理的反思 。
心理学家lland认为,职业选择是个人人格在社会分工领域的延伸,即人们在职业选择和经历中表达个人的兴趣和价值 。再者,他将人格分为六种类型,认为人与环境的适应性可以预测职业满意度和职业成就 。明尼苏达大学的工作适应理论(TWA)认为,个人能力和价值观与环境的匹配是工作适应的主要结果,它强调能力和环境中特定能力的价值对职业选择的指导意义 。
可见,对于任何一个求职者来说,在步入社会、开始职业生涯之前,都必须认真考虑三个方面:兴趣、能力和所处的社会环境 。对此,我在实习过程中深有体会 。
职业
3.1.1职业兴趣案例分析
案例:陈骁,25岁,拥有两所大学的学士学位,主修动画和平面设计 。在我实习过两次的公司主动辞职,现在已经是第三次进公司了 。由于工作能力强,尽管陈骁多次主动离职,但总经理仍然欢迎他第三次回到公司 。
在对陈骁的采访中,我们很容易找到为什么我们两次离开公司的答案:
“我在学校学的是动画和平面设计,但我更喜欢动画的多媒体制作 。但是在这里,我主要从事平面设计,每天做一些海报,海报之类的 。感觉自己的动画制作技术越来越生疏,前两次辞职了 。我和朋友去外面开了个广告创意工坊,准备创业,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但由于经验不足,创意工坊最后入不敷出,倒闭了!我别无选择,只能回到公司工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