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女儿回家高兴的诗句?女子归宁诗词

1.形容“盼望女儿回家”的诗句有哪些
1、可怜天下父母心
时时刻刻牵儿身
儿行千里父母忧
希望早归享天伦
2、一生不求荣华贵
夜想日思常流泪
望眼欲穿秋风吹
只愿儿女平安归
3、昔年呱呱在手
或绕膝跌跌走
今夕千里奔波
盼归七日相守
表达临行前不舍得诗句:
游子吟
唐代: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
译文
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 。为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 。
临行她忙着缝得严严实实,是耽心孩子此去难得回归 。
谁能说像小草的那点孝心,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
注释
1、寸草:比喻非常微小 。
2、三春晖:三春,指春天的孟春、仲春、季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和煦的阳光
2.嫁女儿古文怎么形容
古代“归”的本义指女子出嫁,但女子回娘家也称“归”,多意 。
(一)本义:女子出嫁
归,女嫁也 。——《说文》
帝乙归妹 。——《易·泰》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诗·周南·桃夭》(之子:这个女子)
女有归 。——《礼记·礼运》
妇人谓嫁曰归 。——《公羊传·隐公二年》
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 。——杜甫《新婚别》
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
又如:归适(出嫁);归女(嫁女);归妹(嫁妹) 。
(二)指出嫁女儿返回娘家
害瀚害否,归宁父母 。——《诗·周南·葛覃》
凡诸侯之女归宁曰来,出曰来归 。——《左传·庄公二十八年》
大归曰来归 。——《公羊传》
又如:归安(旧时谓出嫁的女子回娘家省视父母);归宗(出嫁女子回归娘家) 。
(三)又特指女子被婆家休弃回家
古时称公主出嫁为“出阁” 。后来唐朝以后逐渐变为泛指女子出嫁 .
3.女儿端午回娘家的诗,词
明代沈榜的《宛署杂记》中记道:“五月女儿节,系端午索,戴艾叶,五毒灵符 。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饰小闺女,尽态极研 。出嫁女亦各归宁 。因呼为女儿节 。”这是端午节又被称为女儿节的一个由来说法,也就是说,端午节是各家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的日子,那么今天的传统节日就为你介绍,端午回娘家有什么讲究 。
端午回娘家的习俗,不仅是沈榜所处的明朝才有,而是从唐朝开始就有了,并一直延续到清末,嫁出去的女儿在端午那天都要“归宁”,也就是回娘家,而且妻子回娘家后,做丈夫的在五月初六那天还得去迎接,迎接时不可能空手,得带上礼品赠送给岳父岳母 。另外,我国各地端午回娘家的讲究各有不同,一起来看看 。
广州人对端午节很重视,旧俗在农历五月初二至初四便有送节之举 。年轻“新抱”(媳妇)们,用“全盒”六个或四个,盛以粽子、猪肉、生鸡、鸡蛋、水果、酒等回娘家向长辈贺节;姑娘和儿童们挂香包,挂包以五色丝线编织,一般均为新媳妇所送,一方面体现新媳妇的贤良,一方面体现新媳妇的手艺,俗称“新抱手艺” 。
在湖北秭归民间有“端午比年大,姑娘回娘家”之说,端午节甚至比春节还隆重,已婚女子要带着丈夫和小孩回到娘家,拜见父母 。他们或步行,或坐轿,或骑马,或坐船回娘家,与娘家人团聚过端午 。女儿娘家的父母要准备好酒菜,并邀请来亲朋好友,一起度过一天的快乐时光 。
【形容女儿回家高兴的诗句?女子归宁诗词】在以前的老北京,出嫁的女人要在端午节的时候回娘家探亲,探亲时,手臂上系着彩色丝线、胸前戴着红绒花 。巧手媳妇还会编织五彩粽子(内壳用硬纸叠成,大小一般在2厘米左右,外面缠上五彩丝线,连成一串)佩戴身上祈福增寿 。
当然,如今各地庆祝端午节已经没有以前那么讲究,出嫁的女儿在端午这天回娘家也不必遵循旧俗准备太多东西,现代人简便的做法,多数是提个粽子礼包,带点时令水果回去看看家人,封份大红包给父母,主要还是追求那一份团聚的温馨 。
4.关于“女儿远行祝福”的诗句,有哪些
1. 唐代: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译:只要有知心朋友,四海之内不觉遥远 。即便在天涯海角,感觉就像近邻一样 。
2. 唐代:高适《别董大二首》: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