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物言志的诗名句?托物言托物言志的古诗

1.关于托物言志的古诗
1、《青松》
现代·陈毅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
2、《墨梅》
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
3、《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
4、《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
5、《画菊》
宋·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从,独立疏篱趣未穷 。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
6、《菊花》
唐·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
7、《沁园春·雪》
现代·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关于托物言志的诗句有那些
石灰吟 [明]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译文: 石头是经过千万次锤打才从深山里开采出来 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 就算粉身碎骨都不怕 因为要一身清白留在人间 简单的意思:石灰石经过千锤万凿才从深山中开采出来,用烈火焚烧也是件平常普通的事 。
粉骨碎身都不怕,要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人间 。[简析]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 。
作者以石灰作比喻,抒发自己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和不同流合污与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 [古诗今译] 经过千万次锤打出深山,熊熊烈火焚烧也视平常事一样 。即使粉身碎骨又何所畏惧,只为把一片青白(就像石头的颜色那样青白分明,现在多用“清白”)长留人间 。
作为咏物诗,若只是事物的机械实录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没有多大价值 。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 。
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 。次句“烈火焚烧若等闲” 。
“烈火焚烧”,当然是指烧炼石灰石 。加“若等闲”三字,又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似乎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 。
第三句“粉骨碎身全不怕” 。“粉骨碎身”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全不怕”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 。
至于最后一句“要留青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 。此句中的青白是拿石头的颜色作比,也就是现在的“清白”的意思 早梅 年代:【唐】 作者:【柳宗元】 体裁:【五律】 类别:【静物】 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 。
朔吹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早梅 年代:【唐】 作者:【张谓】 体裁:【七绝】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林村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
注释 【诗文解释】 有一树梅花凌寒早开,枝条洁白如玉 。它远离人来车往的村路,临近溪水桥边 。
人们不知寒梅因靠近溪水而早发,以为那是经冬而未消融的白雪 。【词语解释】 迥:远 。
傍:靠 。发:开放 。
经冬:过冬 。销:这里指冰雪融化 。
【诗文赏析】 全诗即在于写一个「早」字 。寒冬刚过,百花未开,在冰雪尚未消融之际,为世界带来生机和希望的只有一束寒梅,因此无数文人墨客踏雪寻访,寻觅这凌寒独放的早梅 。
在远离道路的溪水桥边,诗人终于看到了似玉如雪的早梅 。早梅的形象被刻画得惟妙惟肖,韵味十足,与诗人的精神心有灵犀 。
自古诗人以梅花入诗者不乏佳篇,有人咏梅的风姿,有人颂梅的神韵;这首咏梅诗,则侧重写一个“早”字 。首句既形容了寒梅的洁白如玉,又照应了“寒”字 。
写出了早梅凌寒独开的丰姿 。第二句写这一树梅花远离人来车往的村路,临近溪水桥边 。
一个“迥”字,一个“傍”字,写出了“一树寒梅”独开的环境 。这一句承上启下,是全诗发展必要的过渡,“溪桥”二字引出下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