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哈利波特的理由?我为什么喜欢哈利波特

2021年9月23日,游园者纷纷拍下“霍格沃茨”灯光秀 。(图/视觉中国)
1993年,28岁的J.K.罗琳并不知道,自己日后会写出7部誉满全球的哈利·波特系列小说 。当时她无暇顾及其他,所在意的只是眼前困窘的生活境况 。她在那年结束了充斥着家暴的婚姻,带着一个嗷嗷待哺的孩子回到娘家,却遭到父母的白眼 。甚至,在母亲离世时,她都没能前去送别 。
她自嘲是“自己所见过的最失败的人” 。接二连三的打击,让她患上了抑郁症 。她还一度想自杀,以寻求解脱 。
有一天,J.K.罗琳在杂乱的文件堆里翻出了几本笔记 。与记录日常生活的细碎文字不同,本子上所写的内容,大多都来自一个虚构的魔法世界 。
这些文字正是《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雏形 。写下这些片段的时候,J.K.罗琳刚刚大学毕业 。彼时她与男友身处异地,在往返于伦敦与曼彻斯特的列车上,她读《魔戒》《霍比特人》之余,草草地在本子上记下一些灵感 。那些奇妙的小想法,让她打发了很多无聊的时光;多年以后,它们拯救了痛苦中的她 。
J.K.罗琳决定不再消沉 。尽管自尊心很强,但为了生存,她申请了一笔专门给没有收入来源的单身母亲提供的救济金 。凭借这一小笔钱,她走进爱丁堡街头的咖啡馆,将笔记上 誊写下来 。
于是,在那个虚构的魔法世界里的1991年7月31日,11岁的哈利·波特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生日礼物——来自霍格沃茨魔法学校的录取通知书 。这个黑色头发、额头上带着闪电伤疤、能与蛇对话的男孩,就这样踏上了冒险的旅程 。
贫穷无法限制想象力
成名后,J.K.罗琳在哈佛大学做过一次题为《失败的好处和想象的重要性》的演讲 。
她回忆起成名前那段经历时说:“失败意味着剥离那些不必要的东西 。我因此不再伪装自己、远离自我,而重新开始把所有精力放在对我最重要的事情上 。
最害怕的虽然已经发生了,但我还活着,我仍然有一个我深爱的女儿、一个旧打字机和一个很大的想法 。所以,困境的谷底,成为我重建生活的坚实基础 。”
于J.K.罗琳而言,现实生活的挫败反倒让她获得了解放与自由 。她揣着纸稿,以及不怕碰壁的勇气,在各个出版社之间奔走 。与那些新人作家一样,她等来的回复都是不能出版,无一例外 。但J.K.罗琳并未感到懊丧,她深信,总会有人热爱魔法世界 。屡遭出版社拒绝后,她毛遂自荐,找到了一位文学经纪人 。
经纪人看也没看,就将这个“卖相不佳 ”丢入了退稿箱 。他的助手无意间发现了这部装帧特别的书稿,他把内容复述给经纪人,两人都被深深地吸引 。1996年8月,布鲁姆斯伯里出版社的编辑巴里·坎宁安如获至宝,在他的策划与推动下,次年,《哈利·波特与魔法石》问世 。
被退稿的经历似乎并没有怎么伤害到J.K.罗琳 。2016年,她在推特上晒出了自己几年前收到的两封退稿信 。
当时她以“罗伯特·加尔布雷思”的笔名向出版社投去《布谷鸟的呼唤》一书,结果被拒 。这既是她对过往经历的自嘲,同时也是她对年轻创作者的一种鼓励 。某种程度上,她也在告诉人们,最令人悲哀的事情不是被拒绝,而是失掉了好奇心与想象力 。
亚里士多德说:“想象力是发明、发现及其他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 。”而在幻想中驰骋的J.K.罗琳从1993年到现在,一直都在进行创造 。麻瓜、隐形衣、魁地奇、分院帽、《预言家日报》……这些来自现实之外的名词,陪伴了无数孩子的童年 。
风靡二十余年的大IP
哈利·波特系列小说的成功,并非业内人士的鼓吹,市场的反馈数据无一不显示着它的受欢迎程度 。从问世起,它的总销量逾5亿册,有70多种语言的不同版本,所改编的8部电影的全球总票房也超过了77亿美元 。在英国演艺界有这样一种打趣的说法:演员分两种,演过哈利·波特的和没演过的 。
除了作为王冠级别的畅销书被追捧,这部系列小说还与现实世界有所交集:书中的“麻瓜”(Muggle)一词,被《牛津词典》作为新词收录;而美国乔治城大学、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分别开设了相关课程,从不同维度对哈利·波特系列小说及电影进行分析 。
美国佛蒙特大学政治科学教授安东尼·吉尔兹尼斯基则另辟蹊径,他所著的《哈利·波特与千禧一代》一书,探讨了哈利·波特系列对于年轻人政治价值与倾向的影响 。在接受国内一家媒体采访时,安东尼·吉尔兹尼斯基说:“哈利·波特的魔力不只是在书内,当中所提倡的那些品质和它具备 风格,都在塑造着这代人的价值观念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