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脊膜膨出

很多人在生活当中总是会遇到一些先天性的问题,比如新生儿的脊膜膨出,这是属于先天性的疾病,在宝宝一出生后会携带,会让家长觉得非常的痛苦,不知道应该怎么去治疗,对于新生儿出现的这些问题,家长首先需要去了解和认识,其中的病情究竟有多么严重,然后再给予最关键的护理和治疗 。

新生儿脊膜膨出

文章插图

脊髓脊膜膨出(myelomeningoeele,MMC)是一种先天性神经系统发育畸形,由于先天性椎板发育不全,同时存在脊髓、脊膜通过椎板缺损处向椎管外膨出 。全球发病率约0.05%一0.1%,是新生儿致残和致死重要原因之一,保守估计每年有300,000人发病,导致41,000人死亡和230,000人致残 。我国为高发区,发病率大约0.1%一1.0%,严重损害我国儿童身体健康并给其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精神上的负担 。
疾病病因
在胚胎发育第18-21周,神经管闭合缺陷从而导致椎板发育不全,脊髓和脊膜通过缺陷的椎板向椎管外膨出 。目前多认为脊髓脊膜膨出是由多种因素综合致病 。包括周围环境因素和遗传学说 。
发病机制
脊柱裂脊髓脊膜膨出基因学研究目前主要处在动物实验阶段,通过用类维生素A饲养怀孕大鼠,获得其孕15.5 d、17.5 d、19.5 d胚胎,用蛋白印迹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Eed、Rnf2、Su212和H3k27me3蛋白表达及多梳组蛋白(polycomb group protein)在类维生素A组和控制对照组表达差异,结果提示多梳组蛋白可能参与了脊柱裂脊髓脊膜膨出的发病 。
新生儿脊膜膨出

文章插图

Cossais等对SOXl0结构在小鸡神经管形成的功能分析结果提示SOXl0结构参与了脊髓的发育,可能与脊柱裂脊髓脊膜膨出有关;虽然类似的动物实验较多,但脊柱裂脊髓脊膜膨出人类基因检测的研究相对较少,其发病基因争议颇大 。
Isik等报道通过对脊柱裂脊髓脊膜膨出合并肛门直肠畸形,骶骨畸形的CmTanino综合征患儿基因检测发现染色体7(7p36)同源基因HIxB9为脊柱裂脊髓脊膜膨出主要致病基因 。
临床分类
按病理与形态以及合并的畸形组织可分为三类 。
脊膜膨出
于背部中线发生一囊性包块 。大小不等,基底宽窄不一,表面皮肤多为正常 。皮下层之深面薄膜即为硬脊膜,形成膨出囊之内衬 。囊内充满脑脊液,无神经组织,或仅见一条细纤维带连至脊髓表面 。囊颈通常较细 。椎管内脊髓为正常结构 。少数病例,膨出囊外表皮有瘢痕样改变 。
脊髓脊膜膨出
脊膜囊由椎板破损处膨出,大小不一,基底多较广 。囊内衬为硬脊膜,囊颈一般较宽 。囊内容物有两种情况:一种为伴有少数神经根突向囊内及附着于囊壁 。另一种腰骶部之脊髓脊膜膨出,囊内有脊髓及其神经根突入和附着 。脊髓与神经组织有的突入囊之后又卷曲返回于椎管硬脊膜囊内 。
新生儿脊膜膨出

文章插图

【新生儿脊膜膨出】囊内充以脑脊液,有时囊内为纤维带分隔成小房或小囊 。突向囊内之脊髓及神经组织可能与囊壁只有疏松的粘连,但有的则与囊壁粘连紧密,甚至融合难分 。因此神经损害的程度差别很大 。-部分病例包块表面皮肤薄,并呈瘢痕样,个别情况呈鳞状上皮癌改变 。脊膜膨出与脊髓脊膜膨出有时与脂肪瘤合并存在,称为脂肪瘤型脊膜膨出或脂肪瘤型脊髓脊膜膨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