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农杨氏是位于现在的什么县?杨姓出于名门自称弘农杨氏其中弘农位于现在的哪里( 三 )


然而笔者觉得司马光等人固然看到了杨恽罪不至死这一点,也实属公允 。但是宣帝是因为霍光才得以上位,但是霍光之强,又让宣帝感觉到了强臣对于皇权的巨大威胁,霍光之子霍禹曾经说,“县官非我家将军不得至是”,这简直和杨恽的话如出一辙,触动了宣帝内心最敏感的那一根神经 。或许,这才是杨恽之死的根本原因所在 。
杨恽的死,不仅罪及妻儿,杨氏的其他人物也大受冲击 。弘农杨氏经过了这次家难,在西汉官僚化世家化的道路上就此中止 。但是,因为从杨恽开始,杨氏逐渐走上了潜研儒学的学术道路,这就为百年以后东汉杨氏的再次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东汉杨氏累世经学传家,最终出现了杨震这样的海内大儒,以四世三公成为天下名门望族,究其根源,西汉的杨敞杨恽父子,是当之无愧的肇基者 。
三、关西孔子——东汉的杨震
汉晋以来世家大族的形成,当世冠冕的官僚化固然是其中极其重要的一个因素,然而更重要的方面却是儒学化 。只有累世通经的家族,成为文化意义上的豪族,才可能对地方形成巨大的影响,成为世代公卿的名门望族 。
我们在前文中曾经提到,杨恽之死虽然导致弘农杨氏的发展遭遇重挫,但是因为从杨恽开始,杨氏开始研习儒学,为杨氏最终成为天下名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而最终完成这一过程的,就是东汉的杨震 。到了杨震这一代,杨氏已经以经学著名,进入了政权的顶层,更是出现了“四世皆为三公”的鼎盛局面 。
《后汉书·杨震传》:
“震少好学,明经博览,无不穷究 。诸儒为之语曰:‘关西孔子杨伯起 。’常客居于湖,不答州郡礼命数十年 。”
《后汉书》的这段记载,透露出两个至关重要的信息 。一是杨震的学术地位极高,所谓“明经博览,无不穷究”,以致于有了“关西孔子”这样的盛誉;第二是杨震并不热衷为官,数十年间都拒绝出仕 。
《郡国志》曾经有个记载说杨震藏书达到了两千卷,如果这个记载属实的话,这绝对是一个惊人的记录 。根据《汉书·艺文志》,到新莽之前,国家藏书也不过一万三千多卷,“大凡书,六略三十八种,五百九于六家,万三千二百六十九卷 。”翻遍前后《汉书》,学者未有藏书超过千卷以上者 。杨震如此丰富的藏书,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他的“博览穷究”,“关西孔子”的美誉绝非浪得虚名 。
关于杨震并不热衷为官的记载,其实也从另外一个角度反映了杨氏在“杨恽事件”之后,对家族自身行为的一个检讨和反思 。前文我们曾经说过,杨恽口无遮拦,生性“刻害”,多与同僚不睦 。到了杨震这一代,杨氏已经极其关注自身的道德修养,并且还把这种个人品德上的修为视为在政治上重新崛起的一个前提条件 。和杨敝杨恽的积极入仕,在官场上迎奉权贵不同,杨震一开始的拒绝入仕,则表现出一位大儒对于政治机遇的自守之德 。
杨震在五十的知天命之年,才“始仕州郡” 。这位大儒答应做官,让执掌朝政的外戚大将军邓骘欣喜若狂,马上举其为茂才,并且连续四次升迁,历任荆州刺史,东莱太守 。汉安帝元初四年(117年),杨震结束了在地方的官宦生涯,被征入汉廷为太仆,随后又迁任太常,升任司徒,最终在延光二年(123年)做到了太尉,开启了弘农杨氏“四世三公”的冠盖华章 。
然而客观地讲,杨震虽然官至东汉三公最高的太尉 。但是东汉王朝走到安帝年间,外戚和宦官轮流秉政,加上官僚集团已经是集体腐败和苟且,杨震在这种情况下,其实并无太多可以称道的政治作为 。使得杨震在身后留下举世重名的,更多的是他作为政坛清流的个人操守 。
杨震在就任东莱太守的路上,给我们留下了传颂千古的“四知”典故 。
《后汉书·杨震传》:
“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夸,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 。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 。’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 。何谓无知!’密愧而出 。性公廉,不受私谒 。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在这个记载里,曾经受杨震提拔的王密给他送黄金十斤,在遭到拒绝后说在暗夜并没有人知道 。杨震以“四知”作答,显示出了服膺儒教者极强的自律和道德操守,以致于“四知”在后世成为了廉洁自律的同义词 。而那句“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即便在两千年后的今天,杨震的这句喟然长叹仿佛踏空而来,依然显示出了极强的画面感,有着震撼人心的道德力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