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与诗词对仗的区别?对联讲究对仗和押韵( 二 )


如郎士元的《送钱起》诗中有这样一联:“暮蝉不可听,落叶岂堪闻 。”“不可听”不就是“岂堪闻”吗?语异而意同,形成堆砌 。流走的神韵要求在对偶中,诗人的感情是挥洒的,是流动的,而不是像“不可听”对“岂堪闻”那样,是死板的,是停滞的 。

对联与诗词对仗的区别?对联讲究对仗和押韵

文章插图
试看杜甫的《登高》诗: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
这首诗是杜甫五十六岁之际在夔州重阳登高时所作 。全诗通过登高时所见秋江的景色,倾诉了暮年天涯、孤独多病的悲苦凄伤的感情,杨伦曾评之为:“高浑一气,古今独步,当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 。”胡应麟更是说:“此诗自当为古今七言律第一,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也 。”
全诗采用八句皆对的形式,句法极其严整,可称是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然而读起来一意贯穿,一气呵成,于工整之中特具流丽的风姿 。先看第一联“风急天高”,出句是仰望,对句是俯视,紧紧围绕着夔州江边富有秋季特征的六种景物风、天、猿、鸟、洲渚和沙滩来写,读来若未尝有对,但细细研读,不但句法相似、词性相对、平仄相拗,而且在写景中已寓及之情 。
再看第三联“万里悲秋”,仅十四个字就含有八层意思 。万里,地隔辽远;悲秋,时序凄惨;作客,羁旅他乡;常作客,滞留长久;百年,年岁已暮;多病,身衰病疾;登台,远望故乡;独登台,无一亲朋 。如此悲伤苍凉的情感以工整精严的对仗出之,而又能任笔挥洒,一气流转,脱口而出,全无板滞,这也正是杜诗的令人难及之处 。
对联与诗词对仗的区别?对联讲究对仗和押韵

文章插图
板中求活也有方法可用 。
【对联与诗词对仗的区别?对联讲究对仗和押韵】一是借助流水对的形式,在骈偶之辞中意脉单行,以克服一味强调对称均衡而造成的板重凝滞 。
如骆宾王《在狱咏蝉》之“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王维《送梓州李使君》之“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杜甫《赠别何邕》之“悲君随燕雀,薄宦走风尘”;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之“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元稹《遣悲怀》之“惟将终日常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
这些诗句语对而意流,化尽律家对属之痕 。
对联与诗词对仗的区别?对联讲究对仗和押韵

文章插图
二是在创作中,当有好的意思而又必须打破属对时,可以采用宽对的形式,不过分计较词性或词类的相同,以免损伤意境 。
如陆游《游山西村》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山重水复”与“柳暗花明”对得很工整,而“疑无路”与“又一村”就调配不适,其中“无”是副词,“一”则是数词 。但尽管对偶未能字字吻合,仍不害其为名联 。
#诗词#
学会典故运用技巧,提高诗词品味,要避免这几个问题才行
两首鹧鸪天创作对比,文字细微差别,即是人生心态不同,学会琢磨
著一字而全篇生彩,诗眼对诗词有多重要?深入剖析古代大家案例
填词《薄倖.来生缘》长调以寄命运之奇妙,情深或不寿,百感人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