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和孙武兵法?孙子兵法是孙武什么时候写的( 六 )


我们来看,现在吴军把楚军引诱到了距离汉水对峙处200公里的柏举,停下来了 。原本入侵楚国的吴军深入楚国境内数百里,自己的退路是脆弱的;现在楚军因为追击行动远离了自己的坚固阵地数百里,拉长了自己的行军队列和战线,反过来楚军的后路是脆弱的 。一路上,三次战斗,吴军无一例外获胜,吴军顺利地击败楚军的迂回行动,撤退到柏举 。
吴军的将士们从开始的害怕、迷惑、疑虑、焦躁中解脱出来,变成了如梦初醒的兴奋、喜悦、敬佩,信心满满期盼着战胜楚军,士气爆棚 。反过来楚军则失去了开始追击时的激情豪迈,军心不稳、士气低落 。一句话,攻守之势逆矣 。子常很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点,他现在很明白自己中计了,吴军停下来了,要早几天也许他会很高兴,可现在他很恐惧,一支强大的军队在他面前示弱了这么久,突然停下来露出锋利的獠牙,想干什么?吴军要吃人,要歼灭他的部队,要在这索他的命 。
能准确地看到自己的危险处境自然不是废物,子常当场就决定弃军逃命 。只是这位仁兄运气不好,收拾行李时动静大了点被史皇发现了,经过史皇一番义正言辞的教育课后,没办法,子常只能被迫留在军中 。

孙子兵法和孙武兵法?孙子兵法是孙武什么时候写的

文章插图
吴王阖闾九年十一月庚午清晨,两军在柏举拉开阵势准备决一死战 。孙武既然辛辛苦苦把楚军引诱到了这,只是为了打了击溃战就太得不偿失了,一定要在这消灭楚军的有生力量 。所以孙武肯定安排了两翼的包抄部队,准备在此彻底围歼楚军 。只是吴军中有位人坏了孙武的好事,他叫夫概,阖闾的弟弟 。如果只看史书记载,这个人好猛 。其实只是个一勇之夫罢了 。夫概肯定是个能把握微观的人,他观察到楚军队形不整,似乎有畏战情绪,这是肯定的,子常压根就不想打,他是被逼的 。但是夫概却不知道什么叫宏观,他观察到的东西,阖闾和孙武也看在眼里,只是现在的楚军就好比是一只紧张的蹬羚,稍有风吹草动就会逃之夭夭,在两翼没完成包抄前决不能打草惊蛇 。夫概哪知道这些,他只知道战机来了,于是主动向阖闾提出要求进攻 。阖闾很无奈地看了看这个逞雄的弟弟:傻小子要坏我好事 。自然不会同意 。只是没想到这个夫概是个愣头青,你不同意我就带着我的本部人马自己打,头功是我的 。
果然不出阖闾所料,在夫概一击之下,楚军当即就溃,子常一马当先,调转车头就逃,他不敢回郢都,奔逃于郑国;而史皇战死于阵 。两翼吴军根本就没来得及展开,就由阵地战转为追击作战了 。到清发水(即涢水,今湖北安陆西),吴军追上楚军,趁楚军半渡而击之,楚军又大败 。有先贤学者专家认为,吴军应做平行或超越追击,更有希望歼灭楚军主力 。近现代是这么要求军队追击的,其实这种观点没有仔细考察军队战术的演变,吴军以步兵为主力,在古时候步兵不结阵难以形成有效战斗力,如果实施平行和超越追击必然要求速度快于楚军,自然难以保持行军队列,行军队列难以保持,遭遇敌人如何变为战斗队形作战呢?要做这种追击,吴军必须具备在行进中展开战斗的能力,这是几百年后的事了,当然不能要求吴军超前具备这种能力 。
孙子兵法和孙武兵法?孙子兵法是孙武什么时候写的

文章插图
话分两头,各表一枝 。那边还在进行超级大迂回作战的沈尹戌刚刚行进到息(今河南息县西南),就得到了楚军主力战败的噩耗,现在的吴军面前没有了任何阻碍,兵锋正直指郢都 。此时距离沈尹戌离开汉水大约10天,10天里他行进了大约400公里,距离他的目的地州来还有大约400公里 。他终于明白了自己在执行一个异想天开的计划,幸好现在他不需要在继续臆想了,他新的行动目的地很明确,火速率军回援郢都,家里现在可没部队阻挡吴军了 。
后悔莫及、心急如焚的沈尹戌开始用最大的强度行军,强行军350多公里后终于在雍澨(今湖北京山西南)与吴军遭遇 。做为孙武的同时代人,沈尹戌是没机会看到《孙子》这本书了,不然他可以清楚地看到里面有这么句话:“百里而争利,则禽三军将;劲者先,罢者后,其法十一而至 。”现在他可是马不停蹄地强行军300多公里,何止百里之数啊 。虽然吴军在他的突袭下吃了点小亏,但重新组织起来的吴军只一个反击就淹没了他和他的先头部队,其余还在路上的楚军大部闻讯顿做鸟兽之散 。孙子曰:“故军争为利,军争为危 。”对沈尹戌来说,军争无利,仅危矣 。危,即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