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中的非遗?春节是民俗,更是中华文化( 二 )


二是,民间信仰文化 。有许多学者的研究表明,春节实际上是从祭礼或祭祀性的信仰文化逐渐演化而来的节日 。因此,充斥着信仰内容是春节的鲜明特征 。其中祭祀、放鞭炮、贴春联和节日禁忌等是其代表 。祭祀在春节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和作用,在民间既有隆重的祭祖先仪式,也有祭祀其他神灵,诸如土地神、灶神等神灵的仪式,各地多有差异 。至于放鞭炮、贴春联,它不仅蕴含着民众丰富而具体的信仰文化内含驱邪祛祟、吉祥如意和来年平安,而且也体现了热闹、红火、吉祥、喜庆等内容 。而节日禁忌,则更鲜明地表达了民众对于生活、对于家人、对于财运、对于生产的期待和祝祷 。

年味中的非遗?春节是民俗,更是中华文化

文章插图
三是,家人团聚文化 。春节是一个团圆的节日,因此,全中国绝大部分人不管它身在何地何方,都必须赶回自己的家与家人团聚 。团圆饭、守岁、祭祖等都体现了这一文化的精神 。许多地方习俗甚至规定在亲人因特殊原因无法一起吃团圆饭,必须给他(她)摆上碗筷,以示团圆 。家人团聚的文化,使中华民族的亲情观念一代一代地得以保存,对于家庭、家族和亲族的融洽、情感纽带的加强,都起了其他文化不可替代的作用 。
四是,亲情交流文化 。春节不仅充满了亲人团聚的气氛,也凝结了亲情交流的文化 。吃团圆饭是一家人亲情表达的最特殊方式,而走亲访友的所谓“拜年”或“拜岁”,则是亲情交流的另一种表达或延伸方式 。至亲好友在春节期间的走动,不仅是拜年时的一声问候,也是人们情感不断加强的一个过程 。礼物、红包、酒席,虽然多少显得世俗,但在这种世俗中,传达着中国特有的文化精神:浓厚的亲情、友亲和乡亲观,乃至家乡观、地方观和国家观 。
五是,饮食特产文化 。春节当中,饮食是最被强调和重视的 。团圆饭固然不用说,鸡、鸭、鱼、肉等平时在农家并不常食的美味,这时几乎家家餐桌上都必备 。饺子、团子、粽子、蒸糕、羹、长寿面、美酒以及各种炒货、糕点、糖果一应俱全,各展手艺和特色,真当是美食荟萃,大饱口福和眼福 。因此,春节实际上也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集大成,有人甚至批评诸如春节之类的节日就是吃吃喝喝的,没有实际意义 。然而,我们不承认,正是春节之类的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了大量优秀的饮食文化,节日和节食的不可忽略性也正在此 。

年味中的非遗?春节是民俗,更是中华文化

文章插图
六是,娱乐竞技文化 。春节也是娱乐竞技文化的集大成者 。节日期间以休闲为主的生活方式,不仅催生了饮食文化,而且也催生了各地大量不同的娱乐竞技文化,如放鞭炮焰火、舞狮子迎龙灯、踩高跷,逛花市、赏冰灯等 。这种娱乐竞技文化,各地大有差异,但它们都从本质上给春节增添了喜庆热闹欢快的气氛 。
当然上述所谓的共有习俗,是学者们提炼的,而且,视角或逻辑基点不同,共有的概括也会有一些不同 。
不过应该特别强调的是,春节习俗或文化,哪怕是同一名称下的习俗或文化,在不同地方,实际上也是存在着细节上的差异的,而且这种差异存在历史和现实的不同,这才是被地方文化认同的重要内容 。
我们举几个例子 。
一个是杭州,历史上宋代时,《梦梁录》记载,“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 。一岁节序,此为之首 。官放公私僦屋钱三日,士夫皆交相贺,细民男女亦皆鲜衣,往来拜节 。街坊以食物、动使、冠梳、领抹、缎匹、花朵、玩具等物沿门歌叫关扑 。不论贫富,游玩琳宫梵宇,竟日不绝 。家家饮宴,笑语喧哗 。此杭城风俗,畴昔侈糜之习,至今不改也 。”
民国时,《浙江风俗简志》记载杭州过年习俗:正月初一为春节,俗称年初一 。早晨起来开门施放爆竹,称为“开门爆” 。将除夕封门时倚于门上的甘蔗置于厅上画桌两旁,取“渐入佳境”之意(甘蔗一节比一节甜) 。再拿除夕预书的“开门大吉”红纸条,贴于大门之上 。家人依次行拜年礼 。早餐必取甜食,如糖莲子、糖年糕或甜汤团,应“一年甜到底” 。除夕煮饭,必多于平日,取“吃剩有余”之意,饭盛于新箩中,把桔子、年糕放在上面,年初一蒸而食之,称为吃隔年饭 。晚间,在祖宗神像前供酒和菜饭 。有的人家日日如此,直至正月十八 。晚上,家家早睡,名为赶鸡宿,大约因为除夕岁少睡的缘故 。旧时有敲更鼓者,一般都从二更起,只有年初一夜敲一更,因这天不到一更,就已人静安寝 。是日不动刀(不起杀性),不扫地(怕财气扫走),不动针钱(怕一年辛苦) 。初三为小年朝,宅旁有井人家,早晨拿香烛素菜供于井栏,并将井上除夕所封的红纸条揭去,名曰“开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