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华|如果少了“不入流”的刘德华,港乐还会那么精彩吗?

刘德华|如果少了“不入流”的刘德华,港乐还会那么精彩吗?

文章图片

刘德华|如果少了“不入流”的刘德华,港乐还会那么精彩吗?

文章图片

刘德华|如果少了“不入流”的刘德华,港乐还会那么精彩吗?

文章图片


2022年5月6日 , 五一国际劳动节刚过 , 国民偶像刘德华在某社交平台上分享了一条自己做家务的视频 , 视频中 , 他拖起地来动作娴熟、手法老练 , 一看就知道是个“练家子” 。

对于这位群众基础好但近期较少露面的国民偶像来说 , 能忙里偷闲在社交媒体向广大网友分享动态 , 说明他心里装着粉丝朋友们 。

对于喜爱刘德华的朋友来说 , 能在看不到偶像新的电影音乐作品情况下 , 通过其他渠道一睹偶像风采 , 何其幸福!
与内娱某位五一期间拿着天价劳务费却“卖惨”自己“你们放假 , 我上班”博同情的明星相比 , 红了41年的刘德华不过多占用公共资源、以爱家勤劳形象传递传统家风的行为 , 何其阳光!
然而 , 刘德华虽然低调 , 但华语娱乐圈到处都是他的“传说” 。
近期 , 一档为纪念香港回归25周年 , 旨在唤起华语歌迷港乐记忆的竞演类音乐综艺节目 , 成为音乐迷们的饕餮盛宴 。
抛开每个人对港乐的定义和理解偏差 , 能在这样一档节目上 , 看到林子祥、叶倩文、李克勤、杨千嬅这样港乐的王与后风姿不减当年 , 听到陈百强、黄家驹、罗文、张国荣等港乐已故巨星的经典名曲 , 何其泪目!
有“好事者”说该音乐节目第一期不上刘德华的音乐 , 是因为刘德华的粤语歌“不入流” , 除了一首《一起走过的日子》 , 别的歌曲算不上港乐经典 。 而刘德华地位的取得 , 主要是他在国语歌上的发展 , 但刘德华的国语歌又“太口水” , 没有深度 。

对此论调 , 华语乐坛自有公论 , 因为不管少数人如何质疑 , 当刘德华的音乐专辑一出来、刘德华的演唱会一出来 , 都是乐坛的“大事” , 他的歌曲传唱度足以证明他担得起华语乐坛顶级天王的地位 。

至于“口水歌”与“高级歌” , 如同楚辞中的“下里巴人”与“阳春白雪” , 曲高和寡 , 不喜欢“口水歌”的 , 只能说明在您眼中大众的口味是您难以“苟同”的 。
如果该节目的第一期“忽视”了刘德华的话 , 那节目的第二期不仅证明了刘德华在港乐中的不可或缺 , 还有他的“独一无二” 。

第二期 , 单依纯、刘惜君翻唱刘德华的经典国语歌《来生缘》 , 论及风评 , 国语版的《来生缘》与粤语歌《一起走过的日子》在意境上还是有差距的 , 但一曲同生的《来生缘》也足够华语歌迷回味30年 。

都说在刘氏情歌的演绎上 , 唱功优于刘德华的歌者一抓一大把 , 但能唱出刘氏情歌神韵的 , 唯有刘德华 。
单依纯用国语演唱《来生缘》 , 刘惜君以粤语穿插《一起走过的日子》 , 1+1的结果不是等于2 , 还“毁”了一代经典 。
果然 , 在单依纯、刘惜君版《来生缘》发布后 , 该节目出现了自播出以来最大的讨论度:为什么刘德华的歌曲“无人超越” 。
有人说 , 刘德华不是在用技巧唱歌 , 而是在用感情和生命唱歌 , 这是一个歌者最迷人的地方 , 也是唱歌的“最高境界” 。
也有人说 , 之所以羽泉、李克勤等翻唱或改编刘德华歌曲“不成功” , 是因为刘德华歌曲的国民度太高 , 旋律太深入人心 , 印象已入骨髓 , 他们不是“败”给了刘德华的歌曲 , 而是败给了刘德华这个人 。

在第二期港乐刘德华的记忆唤醒话题度后 , “讨巧”的节目组再次在第三期中植入了“刘德华元素” , 不过这一次行为属于“擦边球” , 歌曲没有刘德华 , 但歌曲的记忆里全是刘德华 , 这一次的“探路者” , 是刘德华的小迷妹——李玟 。

1991年 , 一部《天若有情》 , 让刘德华成为亚太地区炙手可热的当红电影偶像 , 该电影在韩国创造出的观影热度持续9个月 , 李英爱、金喜善、宋慧乔等日后韩国娱乐圈的当红势力无一不陷入刘德华的“泥沼”中无法自拔 。
【刘德华|如果少了“不入流”的刘德华,港乐还会那么精彩吗?】而时年16岁的在美国生活了7年的李玟 , 就此情定刘德华 , 把刘德华作为自己的“初恋” , 还发誓非刘德华不嫁 。


推荐阅读